🍁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行長與人工智能親密接觸 - 但我並不信服
澳大利亞央行行長米切爾·布洛克承認他們正在深入探索人工智能領域。在珀斯舉行的第60屆香農紀念講座上,她透露他們正在研究這項技術可能如何影響通貨膨脹和就業。
布洛克警告政策制定者在人工智能擴散時保持警惕。沒錯,對吧?她只是陳述顯而易見的事實:科技改變了工作——一些消失了,而另一些則出現了。典型的央行官員講話,實際上並沒有告訴我們任何新鮮事。
RBA的AI玩具:更多的閃光而非實質?
我看到澳大利亞央行在花費昂貴的技術——他們購買了一些昂貴的GPU硬件,並運行混合雲設置。顯然,450名員工現在正在使用AI編碼助手。納稅人的錢用得好嗎?
他們創建了一個名爲RBAPubChat的內部聊天機器人,可以在數PB的數據中搜索20,000份文件。Bullock聲稱,這一切都是爲了“提高效率”,而不是制定政策。
"明確來說,我們並沒有使用人工智能來制定或設定貨幣政策,"她堅持說道。但我們真的應該相信這一點嗎?分析工具和決策支持之間的界限實在是太微妙了。
數據囤積與市場重塑
澳大利亞央行擁有大量數據 - 125,000個時間序列,其中5,000個每天更新。他們有7.5 PB的數據,覆蓋了200多年的記錄。我不得不想知道他們是否真的有效地使用這些數據,還是僅僅在數字化囤積。
他們的聯絡計劃記錄了超過22,000次與企業的對話。他們正在使用某種“安全”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來提取情感——這聽起來像是在說他們在監視商業對話以獲取經濟信號。
勞動力市場 disruption 和支付系統
根據他們的調查,企業預計人工智能會首先增加就業崗位,然後隨着採用的成熟最終減少崗位。這是典型的企業雙重語言——“我們需要更多員工”,直到突然之間他們不再需要。
該銀行已將其基礎設施遷移到雲端,處理了超過3.48億筆國內支付(億$846 和100萬筆國際轉帳)億(,去年財政年度的交易量。它們也在推動實時結算服務。
這緊隨他們2023年的CBDC試點之後,現在他們正在研究“Acacia”——在多個平台上審查代幣化資產,包括穩定幣和存款Token。我不禁覺得他們只是在追逐流行詞而已。
Bullock談到“加強風險治理”的新模型 - 這是對技術變革的典型官僚反應。創建更多的委員會和文書工作,而不是實際理解技術。
央行的做法更像是在走過場,而不是在真正爲人工智能的經濟影響做好準備。但你還能從一個總是落後於趨勢的機構中期待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