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的獨特旅程:外部視角

robot
摘要生成中

我一直覺得宗教的傳播和變革很奇怪。漢傳佛教不僅僅是從印度引進的整齊包裝的產品——它是一種混亂的文化碰撞,成爲了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常常爲掌握權力的人服務。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7世紀的悉達多·喬達摩對印度教輪回循環的質疑。他建議逃離整個輪回,而不僅僅是忍受生活以便下次成爲更高的種姓。這個主意很聰明,但如果不是出於政治機會主義,這個思想可能早已消亡。

當阿育王殘酷地統一印度時,他冷酷地接受了佛教以控制他的臣民。這是經典的權力手段!宗教和政治一直存在這種有毒的共依賴關係。這解釋了爲什麼控制政府對精神運動如此偏執——在操控業務中不能有競爭!

佛教分爲南方和北方兩個流派。北方的路徑進入了中亞,戰敗的月氏人(在逃避匈奴)時發現這對他們的權力遊戲非常有用。他們建立了庫尚帝國,並在東漢時期將佛教帶到了中國的門口。

但中國並不是完全以開放的態度等待。精英們是儒家自命不凡的做派,叛亂者更傾向於道教,而那些晉朝的知識分子忙於自己的形而上學的自戀,根本不關心外來的精神信仰。直到北方的“野蠻”部落拒絕本土哲學,接受這種異國情調的替代品,佛教才得以真正扎根。

一些人爲了佛教採取的極端措施真是可笑!傅建派出10萬士兵只是爲了綁架一個和尚!梁武帝上演荒謬的自我綁架,以將國家資金輸送到寺廟——這實際上使他的王朝陷入破產,成爲這種宗教戲劇的犧牲品。

當佛教變得過於安逸和富有,和尚們依靠供品生活,同時避稅和勞動(,甚至有些人變成了高利貸者!),必然的反彈來了。四位皇帝在“三吳一宗”迫害中摧毀了佛教機構。在這次打擊後,佛教吸取了教訓,成爲國家控制的溫順工具。大多數和尚實際上成爲了光頭的公務員,而不是真正的精神追求者。

至於少林寺——請!從那些幫助建立唐朝的“13名僧兵”開始,他們就是政治參與者。“由皇帝命令修習武術”只不過是國家贊助的品牌宣傳。現任住持的醜聞可能反映的更多是政治鬥爭,而非道德失責。爲什麼要期待一個基本上已經是政府分支幾個世紀的機構進行真正的精神修煉呢?

當宗教選擇權力而非原則時,他們得到的正是他們應得的。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