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990年經濟衰退:金融崩潰與石油動盪的雙重打擊

自1893年以來,美國已經歷了19次經濟衰退,而1990年那次尤其值得我們反思。作為一個親歷過幾次經濟起伏的投資者,我不得不說,1990年的衰退其實是個被低估的轉折點,它暴露了金融監管的嚴重缺陷。

讓我們直面現實:儲貸危機是個徹底的人為災難!當時超過2900家金融機構倒閉,資產損失高達9200億美元,佔當時GDP的19%!這不是什麼自然經濟循環,而是瘋狂放鬆監管的必然結果。

我記得當時瑞根政府放寬了S&L機構的管制,允許它們像賭徒一樣進行高風險投資,結果呢?1300家儲貸機構轟然倒塌,帶走了6200億美元的資產。這些所謂的"金融專家"根本不懂什麼叫風險控制!

而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時,情況更加雪上加霜。油價飆升,市場恐慌加劇。大家可能不知道,當金融機構大規模倒閉時,實際上是在從市場中抽走貨幣,這種影響比那些華爾街西裝筆挺的交易員們操作的QT更加致命。

聯準會的高利率政策雖然控制了通膨,但也讓借貸成本飆升。同時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企業陷入破產潮。這完美展現了金融體系崩潰如何迅速蔓延至實體經濟的每個角落。

從歷史看,凡是涉及大規模金融機構倒閉的衰退總是特別嚴重。2008年次貸危機就是另一個明證。當那些掌握著經濟命脈的機構崩潰時,整個市場的資金流動性就會迅速枯竭。

目前美國又出現疲軟跡象,第一季GDP增長僅1.6%,遠低於預期。誰知道歷史會不會再次重演?我只知道,當金融系統不穩時,普通人總是最先付出代價。

台灣朋友們,投資前可要謹記這段歷史教訓啊!

註: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非專業投資建議。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