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幻想:我對2025年加密貨幣錢包的看法

robot
摘要生成中

我已經被中心化平台燒過太多次了。你的資金被凍結,帳號被鎖,交易所一夜之間崩潰——這是我們都害怕的加密噩夢。在去年一次特別糟糕的交易所崩潰中失去對我的比特幣的訪問後,我終於醒悟,意識到區塊鏈的重要性。

自我托管是唯一的前進之路。但哪些錢包真正兌現了其去中心化的承諾呢?經過測試數十個錢包,以下是我對頂級競爭者的嚴厲評估:

Plus Wallet:跨鏈但由企業支持

Plus Wallet位於許多推薦列表的頂部,承諾提供安全、簡單和自我保管的三位一體。當然,您的私鑰保存在設備上,而不是服務器端,Face ID/PIN保護也相當不錯。

但讓我們現實一點——他們的“交換賺取”程序感覺像是在隱晦地試圖獲取你的交易數據。我注意到與直接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互動相比,費率明顯更差。他們顯然在某些地方抽成,這讓我對他們的去中心化聲明產生了質疑。

Trust:NFT寵兒背後的隱祕妥協

我最初喜歡 Trust 用於 NFT 管理,但它與大型企業加密玩家的關係讓我越來越感到不安。內置的交易所功能對某些代幣的匯率可疑地有利,而二維碼功能偶爾會出現隱私泄露。

質押實施還限制了您選擇他們預先批準的驗證者。方便嗎?是的。真正去中心化嗎?幾乎不是。

Exodus:漂亮的界面,問題的權限

Exodus獲得了設計獎,但深入挖掘會發現桌面和移動設備上令人擔憂的權限請求。爲什麼一個“去中心化”的錢包需要如此多的設備訪問權限?

他們的Trezor集成非常穩固,但應用內的交易所相比直接使用本地DEX的差價巨大。我計算出在某些交易中隱藏費用高達3-4%——這簡直是僞裝成便利的公路搶劫。

MetaMask: Web3 先鋒顯示出其老化

MetaMask 在 DApp 連接方面開創了先河,但其基礎設施感覺越來越過時且擁堵。燃氣估算經常偏差很大,他們最近的政策變化引發了人們對數據收集實踐的質疑。

與更新的選項相比,用戶界面仍顯得笨重,他們的多鏈支持感覺像是附加上去的,而不是完全整合的。對於以太坊死忠粉來說仍然必不可少,但幾乎不是錢包技術的未來。

嚴酷的真相

這些錢包在實際操作中都不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它們都包含集中化的組件,從服務器基礎設施到代幣列表再到更新機制。完全自我主權的夢想依然遙不可及。

目前,我的策略是使用硬體錢包進行長期存儲,並仔細選擇軟體錢包進行活躍交易。真正的去中心化需要警惕和妥協——任何承諾完美解決方案的人都是在賣蛇油。

BTC0.86%
ETH1.0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