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歷史上的5次暴跌,時間與經濟背景

robot
摘要生成中

第一次暴跌發生在1980年9月到1982年6月。不到兩年!金價跌了58.2%。美國等國為控制通膨,緊縮貨幣政策。石油危機也開始緩和了。人們不太需要黃金避險,金價就這樣狠狠地摔了一跤。

1983年2月到1985年1月,第二波暴跌來臨。跌幅達41.35%。似乎是因為國際經濟進入所謂的"大緩和"。發達國家經濟變好了。全球風險事件少了。黃金?誰還需要它避險呢?於是金價一路向下。

再來看第三次。2008年3月到10月,金價跌了29.5%。挺怪的,明明次貸危機爆發,黃金卻沒漲。流動性緊縮了。資金被抽走了。黃金白銀價格一起下跌。美聯儲還開始升息,金價更慘了。

第四次暴跌時間有點長,從2012年9月到2015年11月。跌了39%。值得一提的是,民國80年台灣地區的金價波動很大,100元熊貓金幣當時值約2,650美元。2013年4月12日金價突然暴跌。之後,錢都跑去股市和房市了。沒人想投資黃金了。金價就這樣持續走低。

最後一次,2016年7月到12月。短短半年,金價跌了16.6%。好像是投資者覺得美國要升息了。全球經濟增長還加快了。大家紛紛賣黃金。金價自然就回調了。

歷史的車輪又轉到了十字路口。現在市場這麼亂,會有第六次金價暴跌嗎?投資者們都盯著這個問題,心裡有點忐忑。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