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 用了恒星協議,但不等同於Stellar,btc#ETh


並非把Stellar的v19 v20 V23協議復制粘貼,就升級成了pi ntework的 v19 v20 V23協議,
Pi Network 的區塊鏈技術,“分叉”到“獨立”也並非簡單過程。

一、共識機制:最根本的“獨立”
這是 Pi Network 實現獨立的最核心、最本質的部分。

· Stellar 的共識:使用 SCP(恒星共識協議),它是聯邦拜佔庭協議(FBA) 的一種具體實現。SCP 依賴於“法定人數切片”(Quorum Slices)和“法定人數”(Quorums)來達成共識,節點通過投票選舉產生網路信任體系。

· Pi Network 的共識:雖然同樣基於 FBA 的理念,但 Pi 進行了一項革命性的改造——引入了安全圈(Security Circles) 機制。

· 關鍵創新:Pi 的共識不是由少數專業節點決定的,而是由每個普通用戶通過組建自己的安全圈(由3-5個可信的熟人組成)來共同參與。

· 工作原理:全球數百萬個安全圈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全球性的信任圖(Global Trust Graph)。這個圖結構取代了 Stellar SCP 中相對更傳統的節點投票機制,成爲了Pi區塊鏈達成共識的基礎。

· 結論:盡管學術上同屬FBA範疇,但Pi的共識機制在具體實現、參與門檻和網路結構上已經與Stellar SCP分道揚鑣,自成一體。這是其獨立性的基石。

二、代幣經濟與分發模型:完全獨創
Stellar:XLM 最初通過大規模空投和直接分配進行分發,其供應量和通脹模型經過多次調整。

· Pi Network:Pi 的代幣模型是完全原創的。

· 挖礦機制:引入了“移動設備挖礦”概念,通過貢獻安全圈和日常籤到(點擊閃電)來獲取獎勵,這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工作量證明(PoW)或權益證明(PoS)的分發方式。

· 供應量:其模型包含了基礎挖礦速率減半、與活躍用戶數掛鉤等機制,這些都與Stellar無關。

三、技術架構與開發路線:分叉後的獨立演進

· 初始狀態:Pi Blockchain 的代碼庫最初是 Stellar Core 的一個分叉(Fork)。這意味着他們擁有了一個功能完整的區塊鏈底層。

· 獨立演進:
· Pi 團隊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自主開發和修改,以適配其獨特的共識機制和經濟模型。
· 他們有自己的測試網和主網路線圖。
· 其節點的運行方式、網路通信協議等都可能爲了支持海量用戶和安全圈結構而進行了優化和更改。
· 版本的迭代(如你提到的 v23)是 Pi 區塊鏈自身的版本號,與 Stellar Core 的版本號(如 Stellar v20.0.0)沒有任何對應關係,兩者是兩條平行的開發線。

四、生態與目標:截然不同
· Stellar:
目標成爲金融機構和支付系統之間的傳統貨幣與加密貨幣的橋梁,專注於高效的跨境支付和資產發行(如USDC)。

· Pi Network:
目標是建立一個由普通人驅動的日常加密貨幣和消費生態系統,更側重於P2P交易、生態內應用(如DApps、公用事業支付)和社區治理。
PI1.05%
XLM1.73%
USDC0.0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xiu1411vip
· 09-23 14:49
快上車!🚗
查看原文回復0
恭喜发财1413vip
· 09-22 09:01
狗日 亂蹭熱度 一羣無腦黨 有本事去派出所說你玩派 抓得就是你這羣傻逼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