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當金融科技遇上言論自由:來自馬耳他的Papaya案例的教訓
贊助帖子*
導語:在2025年8月,馬耳他成爲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與該島最有權勢的報紙之一之間衝突的意外舞臺。Papaya Ltd的回應——謹慎、法律化,並結合具體的操作措施,現在成爲金融機構在壓力下如何建立韌性的案例研究。本文借助林肯律師公會的律師(UK) Hamna Zain和前德意志銀行專業人士Davor Zilic (克羅地亞金融科技專家)的聯合專業知識,探討了發生了什麼,以及它告訴我們法律、新聞與金融之間微妙平衡的真相。
2025年8月初,Papaya Ltd——一家獲得許可的馬耳他電子貨幣機構(EMI),陷入了媒體風暴的中心。馬耳他時報,國家最大的日報,向公司發送了一份探詢性問題的列表,Papaya認爲這將迫使其披露2021年合規審計的機密信息。該公司向法院尋求臨時禁令,以防止信息發布。一位法官批準了一項臨時保護措施,待其對禁令請求的全面聽證進行審理,阻止該報發布一篇尚未撰寫的關於公司的文章。關於實質性禁令的請求最終在8月12日被拒絕。這一法律行動是在該報的一名記者向Papaya發送問題後引發的,激起了關於新聞自由、審查制度以及媒體和金融公司責任的激烈辯論。
頭條新聞立刻引人注目且情感豐富。“馬耳他時報遭到電子貨幣公司的法院‘封口令’”。“我們被封口了。這就是重要所在。”幾天來,這項禁令被描繪爲對新聞自由的攻擊。這家報紙自己辯稱:“阻止記者發布報道在所有民主國家都被視爲非法,並侵犯了記者的基本表達自由權利——這是民主的主要支柱。”在社論中,它警告說:“這不是民主社會中新聞自由的運作方式……如果此類命令成爲普遍做法——如果記者可以基於假設被噤聲——那麼在馬耳他進行有意義的調查性新聞報道將變得幾乎不可能。”
這種情緒在歐洲層面得到了呼應。馬耳他MEP David Casa將這一禁令描述爲“對新聞自由的前所未有和令人寒心的攻擊。這樣的審查制度削弱了民主、公民的知情權以及公衆利益的新聞工作。”
然而,事實指向一個更狹窄的方向:一個短期的、合法的機制,旨在給法院時間權衡披露是否會違反保密規則。
對於投資者來說,特別是在意大利,馬耳他金融科技公司與銀行和資本流動交織在一起,這一事件不僅僅是一場媒體爭端。它提出了一個系統性的問題:當合規義務與新聞報道的要求發生衝突時,受監管的機構應該如何應對?
專家聲音
Hamna Zain: “不是審查,而是法律在行動” 對於英國律師哈姆娜·扎因(Hamna Zain)來說,將Papaya的禁令描述爲“對新聞自由的禁止”是誤導性的。她解釋道:“每個民主國家都承認自由是有界限的。禁令並不是笨拙的沉默 – 它們是嚴格定義的法律救濟,旨在防止在法院審理期間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
她指出了歐洲的先例。在Cream Holdings v Banerjee (UK, 2004)案中,英國上議院確認了在保密和聲譽損害受到威脅時,禁令可以作爲合法工具的原則,前提是原告必須滿足較高的證據標準。在Barclays Bank v Guardian (UK, 2009)案中,法官們下令移除泄露的內部稅收策略備忘錄,裁定其爲機密且非法獲得。而在盧森堡的LuxLeaks案件中,普華永道對泄露機密稅收裁定的舉報者進行了定罪——這清楚地提醒我們,即使在重視透明度的歐盟國家,財務保密也具有法律效力。
“鑑於這些案例,利用法院來維護機密性並不是對民主的攻擊,”扎因辯稱。“這就是民主的體現:權利的衝突、檢驗和在司法審查下的解決。”
Davor Zilic: “一個虛假的和危險的二分法” 克羅地亞金融科技專家達沃·齊利奇更加直言不諱:“禁令適用於一份文件,而不是整個報紙。假裝社會必須在法治和言論自由之間做出選擇是一種虛假且危險的二分法。”他擔心的不是法院的行爲,而是《馬耳他時報》的選擇性框架。“舊的合規發現被重新包裝成突發新聞,”他說。“與此同時,Papaya的補救工作和合作夥伴關係幾乎沒有報道。”
在Papaya的案例中,《馬耳他時報》多次強調了罰款和該公司與被制裁的董事Frederic Villa的歷史聯繫,後者於2023年2月辭職。然而,同一媒體對Papaya的積極舉措報道甚少,例如與中小企業銀行的近期合作,以增強客戶資金的保護,這不僅符合現有的監管標準,還預見了未來的監管發展,並且已經符合即將出臺的PSD3要求的多樣化保護方法。這種選擇性報道並未服務於公衆利益;而是服務於某種議程。誰將從中受益?
Zain: “回收舊爭議” Zain 分享了這個擔憂。她指出,故事核心的罰款——2023 年發出的 €279,000 仍在上訴中——源自 2021 年的審計。到 2025 年中,公司已經在監管監督下度過了多年。“真正的公共利益新聞揭示了新的不當行爲或即將發生的風險。在這裏,敘述是由陳舊的材料構成的,”她說。
Zilic: “無罪推定面臨風險” Zilic 警告說,將上訴中的指控視爲已確定的事實削弱了歐洲法律的基石。“我們正在使媒體審判正常化,”他辯稱。“無罪推定正在被侵蝕。受監管的公司不能選擇遵循哪些規則——但記者也不應在法院尚未發言之前充當法官和陪審團。
Zain:“保密性仍然很重要” 對扎因來說,記者的問題越過了界限。她說:“新聞自由並不是一種絕對的許可。客戶數據和合規報告受MFSA規則和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的保護。”
要求披露他們的信息並不是合法的報道——這可能會引發非法披露的煽動。
Zilic: “這向金融科技發出什麼信息?” Zilic 連接了馬耳他作爲金融科技中心的角色。“如果一位記者可以要求客戶數據並將法律救濟視爲審查,信息就很明確:如果你在金融科技領域,你就是一個目標。這不是一個促進增長或創新的環境。”
總之,木瓜案例強調了負責任的新聞報道必須認識到法律界限。自由的媒體並不是獲取和發布任何事物的絕對許可。特別是在金融行業,某些信息出於正當理由受到保護。記者應當小心,不要要求來源或公司違反法律。如果存在金融不當行爲,有許多方法可以進行報道,而不損害客戶的保密性——例如,關注系統性問題或匿名細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馬耳他時報》僅限於報道FIAU的罰款和一般的批評(這些是公開的),而不是尋求潛在的客戶數據,衝突可能會被避免。通過進入受保護的領域,這種新聞報道越過了一條觸發公司法律防御反應的界限。這是一個警示故事:媒體在處理機密信息時也有謹慎的責任,不應被視爲以故事的名義鼓勵非法行爲。正如LuxLeaks案例所示,即使媒體報道被框架爲吹哨,法院仍可能依據保密法追究泄露或非法獲取受保護信息的責任,尤其是在金融行業。
一個更大的教訓
扎因和齊利克都不否認自由新聞的重要性。但兩人都認爲,將司法保障與審查混爲一談設定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先例。Papaya與馬耳他時報的衝突與壓制記者無關,更多的是關於合法披露的界限。在他們的共同觀點中,民主依賴於這兩個支柱——一個可以自由探查的新聞機構,以及一個有能力在事實確定之前保護機密的法律系統。
這就是爲什麼Papaya案例超越馬耳他而重要。在一個小型歐盟國家,一項單一的法庭命令和少數幾個頭條新聞成爲了關於自由、法律和金融信譽的代理戰爭。這個考驗不僅僅是針對Papaya或某一家報紙,而是針對整個歐洲:其民主是否能同時保護透明度和正當程序?如果不能,受損失的將不僅僅是公司或記者,還有建立在歐洲法律和金融系統之上的信任。
*本文爲付費文章。Cryptonomist 並未撰寫此文章或測試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