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煥新體驗分享活動火熱進行中!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分享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美元穩定幣將主導Web3支付未來 U卡只是過渡形態
U卡困境與加密支付的未來發展
當前支付賽道處於質變前的中間形態階段。雖然現有產品在設計細節、可用性和合規性上有所提升,但距離建立完整可持續的Web3支付框架還有一定距離。這種尚未成型的狀態反而成爲近期市場熱議的焦點之一。
U卡作爲加密支付的最新形態,本質上是一種過渡機制。它通過綁定鏈上帳戶與穩定幣餘額,結合合規的鏈下消費接口,實現了Web2與Web3資產邏輯的融合。U卡迅速獲得關注,一方面源於用戶對鏈上資產日常消費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反映穩定幣正試圖從傳統場景向C端零售和本地支付拓展。
然而,U卡運營模式高度依賴傳統金融體系的許可,難以長期持續。嚴格來說,U卡並非穩定盈利的商業模式,而只是一種依賴外部許可的服務形式。項目方需要依賴多層金融中介完成清算,自身僅是鏈條末端的執行者。U卡運營成本極高,本質上是虧本生意。項目方既無穩定手續費收入,也缺乏話語權,卻要承擔用戶服務壓力。
要改變這一局面,項目方可考慮兩種路徑:一是加入帳戶體系,作爲生態連接加密行業,在合規機制上獲得話語權;二是等待美國穩定幣法案完善,繞開現有清算系統,抓住美元穩定幣帶來的新機遇。
對錢包和交易所而言,U卡更多是增強用戶粘性的輔助功能。但對缺乏流量入口和金融基礎設施經驗的Web3初創團隊來說,想靠補貼和規模打造可持續U卡項目難度較大。
加密支付的困境源於傳統金融結算體系。然而,對加密支付的定義仍存在爭議。有人主張模仿日常生活的掃碼支付,也有人在匿名網路中探索新含義。後者認爲支付的本質不是清算,而是流通,這種觀點在區塊鏈發展中得到廣泛實踐。
以潮汕人、印巴系地下錢莊爲例,他們構建了基於關係、信任和資產循環的數字生態。這種"數字錢莊"的核心是信任,資金流轉和延遲結算都依賴於信任。在這種機制下,支付不再是一對一關係,而是一種不斷流轉的一對多對一形態。
事實上,"數字錢莊"式的封閉生態結構已在鏈上運行多年,解決了部分資金灰色流通問題,但未能將加密支付推向主流應用。相反,真正具有全球化潛力並逐步接近用戶端的,是以美元穩定幣爲核心、依托合規網路構建的鏈上結算體系。
地下錢莊式的鏈上結構早已存在,無論是東南亞灰產套利組織還是俄羅斯軍方通過USDT進行國際結算,都已具備成熟手段。然而,這類模型並非爲普通用戶設計,而是服務於需要規避監管的場景。
從系統性視角看,真正能規模化的支付體系需要資金能自由進出,而非僅僅實現資金沉澱。TON紅包系統等鏈上積分帳戶雖具商業價值,但難以打破生態壁壘,無法與現實世界帳戶體系穩定映射。
推動Web3支付從"暗網"走向"主網"的是美國政策層面對穩定幣支付網絡的扶持。2024年美國財政部推動GENIUS法案,穩定幣首次被賦予"戰略支付基礎設施"定位。多家金融科技公司迅速推進美元穩定幣在國際結算、商戶收單、平台結算中的應用擴展。
隨着美元全球貨幣地位面臨挑戰,美國正試圖構建"美元+美元穩定幣"的新型雙軌貨幣體系。穩定幣已成爲美國在國際金融競爭中的戰略工具,從國會立法到財政部引導,從傳統銀行參與到支付網絡嵌入,美元穩定幣的推進正全面加速。
數字錢莊式的支付模型難以承載這樣的戰略體系。地下錢莊模式本質在於逃避監管,而美國要構建的是監管嵌入式的全球金融網路。數字錢莊依賴社群信任與灰色空間套利,而美元穩定幣體系必須建立在合規金融機構、監管許可鏈條之上。
加密行業的未來將與傳統金融全面融合、相互嵌套。無論是大型金融機構推出自有穩定幣,還是支付巨頭集成鏈上支付,都表明傳統金融正加速進入鏈上世界,其標準是合規、透明、可監管。
Web3支付的真正未來,是構建在美元穩定幣與合規結算通道基礎上的網路。它既能承接去中心化的開放性,也能借助現有法幣體系的信用基石。這個體系允許資金自由進出,強調身分抽象但不逃避監管,融合用戶意圖但不脫離法律邊界。在此框架下,資金不僅能進入Web3世界,更能自由離開,服務於全球商品與勞務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