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變性

不可變性

不可變性是區塊鏈技術最重要的核心特性之一,意指資料一旦被記錄於區塊鏈,將無法再被修改或刪除。這項特性透過密碼學雜湊演算法與分散式共識機制加以實現,確保區塊鏈系統內的資料完整性與可信度。不可變性讓區塊鏈具備防篡改保障,使其成為保存關鍵資訊及執行智慧合約的理想平台。

不可變性的概念源自密碼學及分散式系統理論。在傳統資料庫環境,管理人員多能隨時修改或刪除記錄,而區塊鏈憑藉獨特設計突破這項侷限。比特幣作為首個成功落地的區塊鏈系統,將不可變性設定為基本屬性,後續幾乎所有區塊鏈項目皆沿用此一特點。早期密碼學者研究防篡改資料結構,例如默克爾樹(Merkle Tree),奠定了區塊鏈不可變性的理論基礎。

不可變性的運作機制主要依靠雜湊函數與鏈式結構。每個區塊都會包含前方區塊的雜湊值,連接成一條不可斷裂的鏈。任何針對歷史區塊的篡改行為都將導致該區塊雜湊值變動,進而影響所有後續區塊的雜湊值,使攻擊者必須重算全鏈資料,這在計算上幾乎不可行。此外,分散式網路的共識機制要求絕大多數節點驗證並同意每一個新區塊,進一步保障資料的不可篡改性。

儘管不可變性具有顯著優勢,卻也面臨一些挑戰與風險。首先,錯誤或非法資料一旦登錄區塊鏈將永久保存,可能引發合規疑慮,尤其在「被遺忘的權利」等隱私法規考量下。再者,絕對不可變性未必適用於所有業務場景,部分應用可能需要受控的資料更新機制。此外,理論上區塊鏈不可被竄改,實際上仍可能遭遇 51% 攻擊等威脅,尤其在雜湊算力不足的小型網路更為明顯。因此,設計區塊鏈系統時,往往需要在不可變性與實用性之間取得平衡。

分享

推薦術語
週期
週期(Epoch)是在區塊鏈網路中預先定義的時間單位或區塊數單位,象徵著網路活動的一個完整循環。在這段期間內,區塊鏈網路會執行一系列特定操作,像是更新驗證者組成、分配質押獎勵,以及調整難度參數等。不同區塊鏈協議對於週期長度的設計並不相同,可能以時間(例如小時或天)或區塊數量(例如32,768個區塊)作為定義標準。
Discord 機器人
Discord是一款集即時通訊、語音交流、伺服器創建於一體的社交平台,在加密貨幣領域,它是專案團隊建立官方社區、進行資訊分發、社區治理和用戶互動的主流工具,具有伺服器結構化、角色權限細分、機器人自動化等特點,為去中心化專案提供中心化社區管理解決方案。
BNB 瀏覽器
BNB 瀏覽器(BNB Scan)是幣安智能鏈(BSC)官方指定的區塊瀏覽器,專門提供鏈上所有交易、智慧合約及帳號資訊的檢索、查詢與驗證功能。作為幣安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使用者可透過該平台即時掌握區塊資訊、錢包地址、代幣流動、智慧合約程式碼,以及區塊鏈網路狀態,有效提升整體區塊鏈網路的透明度及可用性。
混合存管
混合託管是指加密貨幣交易所或託管機構將不同客戶的數位資產合併於同一帳戶統一管理。儘管在內部帳簿中會分別記錄每位客戶的資產所有權,但在區塊鏈上,機構將這些資產集中存放於其掌控的機構錢包,而非客戶自行掌控。
Epoch(週期)釋義
周期(Epoch)是區塊鏈網路中的固定時間單位,通常根據預定的區塊數量或特定的時間間隔來定義,並用來組織網路運作,例如 Staking 獎勵的分配、驗證者的輪換、協議參數的調整。不同區塊鏈的周期長度各有不同,例如比特幣每 210,000 個區塊構成一個周期(約四年)。採用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機制的網路,如以太坊 2.0,其周期則縮短至數小時或數天。

相關文章

Solana需要 L2 和應用程式鏈?
進階

Solana需要 L2 和應用程式鏈?

Solana在發展中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最近,嚴重的網絡擁塞導致交易失敗率高,費用增加。因此,一些人建議使用Layer 2和應用鏈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探討了該策略的可行性。
6/21/2024, 6:56:40 AM
Sui:使用者如何利用其速度、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中級

Sui:使用者如何利用其速度、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Sui 是一個權益證明 L1 區塊鏈,具有新穎的架構,其以物件為中心的模型可以通過驗證器級別的擴展實現交易的並行化。在這篇研究論文中,將介紹Sui區塊鏈的獨特功能,將介紹SUI代幣的經濟前景,並將解釋投資者如何通過Sui應用程式活動瞭解哪些dApp正在推動鏈的使用。
8/13/2025, 7:33:58 AM
區塊鏈盈利能力和發行 - 重要嗎?
中級

區塊鏈盈利能力和發行 - 重要嗎?

在區塊鏈投資領域,工作量證明(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權益證明)區塊鏈的盈利能力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加密貨幣網紅Donovan寫了一篇文章,探討了這些區塊鏈的盈利模式,特別關注以太坊和Solana之間的差異,並分析了區塊鏈盈利能力是否應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6/17/2024, 3:09:39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