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加密貨幣產業的安全情勢持續嚴峻,智能合約漏洞已成為整體生態系統的主要風險來源。根據區塊鏈分析機構Chainalysis數據,2022年加密貨幣安全事件最為嚴重,駭客透過多種方式竊取的資產總額高達38億美元。這一數據顯示,針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的攻擊手法愈發複雜。
與北韓有關的駭客在這些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創下加密貨幣竊盜的新紀錄。這類攻擊者主要鎖定DeFi協議,不是為了洗錢——因為這些平台的透明度高於中心化服務——而是因為這類攻擊通常能獲得大量流動性較低的代幣。
| 年份 | 被盜金額 | 主要攻擊目標 | 主要攻擊方 |
|---|---|---|---|
| 2022 | 38億美元 | DeFi協議 | 與北韓相關駭客 |
| 2023 | 17億美元 | 多平台 | 多方攻擊主體 |
2023年損失降至17億美元,但安全疑慮仍未消除。2021年3月DODO DEX遭駭,損失約380萬美元,突顯智能合約持續面臨攻擊風險。安全專家指出,雖然智能合約安全研究持續進展,狀態更新不一致等漏洞目前仍難以透過現有自動化工具徹底審查。
2025年加密貨幣市場遭遇史無前例的交易所攻擊潮,僅上半年被盜金額已超過21.7億美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總額,顯示數位資產風險持續升高。
2025年2月,Bybit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的交易所盜竊案,因安全漏洞導致15億美元資產流失。這起事件凸顯駭客攻擊中心化交易所的技術日益精進,大量用戶資金成為首要目標。
| 交易所 | 日期 | 被盜金額 |
|---|---|---|
| Bybit | 2025年2月 | 15億美元 |
| DMM Bitcoin | 2024年 | 3.05億美元 |
| Hyperliquid | 2025年10月 | 2,100萬美元 |
| Hyperdrive | 2025年9月 | 78.2萬美元 |
與北韓相關駭客為這些竊盜案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區塊鏈分析機構Elliptic指出,2025年北韓駭客已竊取超過20億美元加密資產,延續2024年約佔所有被盜資金61%的趨勢。
即使業界安全防護持續升級,熱錢包依舊是主要風險點,被盜私鑰與管理憑證多次造成全球交易所資產大量流失。
儘管加密貨幣強調去中心化,機構化管理卻更加集中。Sentora研究指出,中心化交易所目前託管全球73%的加密資產,市場主導地位明顯。這一比例突顯理論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落差。
| 機構類型 | 加密資產持有比例 |
|---|---|
| 中心化交易所 | 73% |
| 自託管/DeFi | 27% |
資產集中不僅發生在交易所層面。美國機構合計持有全球73%加密貨幣國庫價值,顯示地域與機構的雙重集中趨勢。集中化帶來系統性風險,歷史上多起交易所倒閉曾導致用戶資產大幅損失。
因此,市場參與者更加重視儲備證明機制,以驗證交易所是否擁有1:1覆蓋用戶存款的儲備資產。多起主流交易所倒閉事件後,資訊透明化已成重建市場信心的關鍵。
中心化現象持續存在,雖然與加密貨幣去中介化的理念背道而馳,卻反映市場在安全、便利和合規層面對第三方的高度依賴。
MANYU是一款基於Solana區塊鏈的Web3加密貨幣,具備生態圈內高速與低成本交易的優勢。
不是,Manyu並非柴犬,而是一款memecoin,其靈感來自並致敬柴犬特質。
梅拉尼亞·川普的幣名為$MELANIA,於2025年發行,屬於meme幣。
伊隆·馬斯克沒有專屬加密幣,不過Dogecoin(DOGE)與他關聯最深,經常被稱為「他的」加密貨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