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 的職業軌跡從傳統金融 / 投行技術崗起步,後來進入區塊鏈行業,參與多個項目開發,最終創立 Aster。
他曾在 Binance 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交易系統與產品設計經驗,這段經歷爲後來打造鏈上交易平台打下了基礎。隨着 dYdX、GMX 等項目興起,Leonard 逐步將視野從單一永續 DEX 拓展爲多鏈綜合交易平台。
在他看來,目前的 Aster 已不再單純是 perp DEX,而更像一個“鏈上金融基礎設施 + 交易平台”的綜合體。
當 Leonard 提出“一年之內復刻 CEX 上的 80% 產品體驗”時,這背後隱含着多個維度的功能拆解:
在這些模塊裏,Aster 已經在部分方向布局:例如手續費折扣機制(持有 ASTER 可享永續交易 5% 折扣);同時也在籌備代幣回購機制。
可以說,這 80% 並不意味着模仿所有邊緣功能,而是集中在那些對用戶來說最核心、最常用的模塊上。
要在鏈上實現 CEX 核心功能的“復刻”,並非一蹴而就,存在不少現實阻力:
Aster 的 ASTER 代幣分布曾引發外界質疑,鏈上數據顯示持倉集中。但 Leonard 表示,其中 80% 處於鎖倉狀態,40% 屬於空投分配,部分所謂鯨魚地址實際上是平台托管地址。他強調,私募方並無大規模拋售意圖,更多是團隊分配額度。
然而近期 ASTER 價格跌幅超過 20%,市場對其前景出現動搖。分析認爲原因可能是產品質疑、競爭壓力與資金退出。在這種環境下,代幣回購、手續費折扣、產品落地與用戶增長成爲穩定市場信心的關鍵。
假設 Aster 在一年內完成 CEX 功能復刻,並建立起多鏈生態,其可能帶來以下變化:
Aster 的故事,或許就是 Web3 世界下一場 CEX 與 DEX 的對抗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