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香港批準首只Solana現貨ETF,當東方監管與西方資本在 RWA 相遇
當香港的時鍾指向2025年10月22日,香港證監會正式批準首只Solana現貨ETF,讓這座國際金融中心再次站上全球數字資產競爭的潮頭。
這不是普通的金融產品上市,而是亞洲市場向Web3世界敞開的一扇新大門。華夏基金(香港)推出的這只代號03460的ETF,讓Solana成爲繼比特幣和以太坊之後,第三個獲得香港監管認可的加密資產。更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同一天,Solana鏈上的現實世界資產(RWA)規模突破7億美元大關,持有者數量飆升至92,526人。
東西方的金融時鍾,正在以不同的節奏轉動。 當美國SEC仍在爲Solana的監管身分爭論不休時,香港已經用行動給出了答案。這不是簡單的監管放行,而是一場關於未來金融話語權的戰略布局。華夏基金的產品設計透着深意——港元、人民幣、美元三幣種櫃臺,0.99%的管理費率,與持牌機構OSL合作的合規框架,每一個細節都在向市場傳遞着專業與穩健的信號。
數字不會說謊。 過去30天,Solana鏈上RWA規模逆勢增長5.8%,持有者數量暴漲18.28%。這些數字背後,是94種各異的RWA資產在鏈上的活躍表現,從美國國債到奢侈品,從私募信貸到藝術品,一個全新的資產網路正在悄然成型。
這不僅是產品的勝利,更是理念的共鳴。 西方風投用資本爲技術創新投票,a16z對Jito協議的持續加碼,Jump Crypto在基礎設施上的深耕;東方資本則用制度爲合規發展鋪路,華夏基金的ETF產品,淡馬錫的暗中布局,香港投資管理局的密切關注。兩種力量,一個方向,共同在Solana的生態中找到了交匯點。
此刻的香港,已不僅是地理概念的金融中心,更成爲連接傳統金融與數字未來的重要樞紐。當東方的制度創新遇上西方的技術理想,當監管的放行遇見資本的湧入,一場關於金融基礎設施的變革正在我們眼前展開。這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一個資產無縫流轉、金融無界連接的時代,正開始書寫。
一、香港的金融創新與制度紅利
香港對Solana現貨ETF的批準,體現了其構建數字資產樞紐的系統性戰略。該ETF由華夏基金(香港)管理,設立三種貨幣櫃臺,管理費率爲0.99%,預計於10月27日在港交所正式交易。其托管與交易由持牌機構OSL負責,建立了完整的合規框架。
這一突破的核心在於香港監管的前瞻性與執行力。回溯歷史,香港自2018年起就開始探索虛擬資產監管框架,從最初的沙盒測試到2023年全面發牌制度,再到2024年推出《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其監管演進路徑清晰而穩健。該宣言提出的"LEAP框架"通過四個維度系統構建數字資產管理體系:License(持牌)確保參與者的合規資質,Exchange(交易)提供安全透明的交易環境,Access(接入)打通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的連接,Product(產品)鼓勵創新產品開發。這一系統性設計不僅加速了Solana ETF的審批進程,也爲全球數字資產監管提供了創新範本。
與國際主要金融中心相比,香港的監管框架展現出獨特優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雖然同樣積極推進數字資產創新,但其監管審批更爲審慎,產品上市週期較長。迪拜專注於打造寬松的創新環境,但在傳統金融銜接方面相對薄弱。而香港憑藉其成熟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和靈活的政策調整機制,在創新效率與風險控制之間找到了更好的平衡點。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5年的評估報告,香港在數字資產監管成熟度指數中已躍居全球前三。
制度優勢已轉化爲顯著的市場競爭力。根據渣打銀行的調查,近80%的香港高端客戶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配置數字資產。ETF的證券帳戶交易模式,顯著降低了傳統投資者的參與門檻。業內人士預測,Solana現貨ETF全球首年可能吸引15億美元資金流入,香港憑藉其先發優勢和制度創新,將在這一市場中佔據重要份額。更重要的是,這一創新爲香港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注入了新的動能,使其在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佔據了有利位置。
二、Solana RWA生態的規模化突破
Solana網路上的RWA數據增長,展現了其技術特性與金融創新的深度契合。根據Token Terminal統計,截至10月24日,Solana的RWA總價值達到7.077億美元,月增長5.8%,持有者數量月增幅達18.28%。這一數據背後是94種RWA資產的多元化布局,涵蓋了從傳統金融資產到實體經濟的廣泛領域。
生態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和技術優勢的充分發揮。根據DeFiLlama數據,Solana在2025年Q3 RWA生態總規模增速超過800%,已超越多數以太坊L2鏈,成爲高性能公鏈中RWA市場佔比最高的平台。這一成就得益於Solana獨特的技術架構:其高吞吐量(理論峯值達65,000 TPS)和近乎零的交易費用,使其成爲RWA高頻交互場景的理想選擇。特別是在需要實時結算和頻繁資產重組的應用場景中,Solana的技術優勢尤爲明顯。
深入分析具體案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這一生態的運作機制。Ondo Finance在Solana上發行的代幣化美國國債基金,通過智能合約實現了傳統金融產品與區塊鏈技術的完美結合。該基金將美國國債份額代幣化,投資者可以低至1美元參與,且能隨時在二級市場交易。相比傳統國債投資通常需要數萬美元的門檻和T+2的結算週期,Solana上的解決方案不僅降低了參與門檻,還實現了近乎實時的結算。目前,該基金管理規模已超過3.5億美元,成爲Solana生態中最大的RWA項目之一。
Maple Finance的信貸代幣化項目則展示了另一個維度的創新。該平台通過智能合約將企業信貸資產轉化爲可交易的代幣,爲中小企業提供了全新的融資渠道。與傳統信貸業務相比,這一模式大幅降低了審核成本和運營費用,同時通過區塊鏈的透明性提高了資產可信度。截至目前,Maple Finance已在Solana上發放超過1.2億美元信貸,違約率保持在行業較低水平。
Superstate的貨幣市場基金創新則更進一步,該基金不僅將傳統基金份額代幣化,還實現了收益的每日自動分配。投資者可以隨時查看持倉收益,並直接在鏈上進行轉讓或質押。這種創新不僅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還爲傳統金融產品注入了全新的流動性。目前,該項目已吸引超過8000萬美元資金,且日均交易量持續增長。
這些創新項目的共同特點是充分利用了Solana的技術優勢,在保持合規的前提下,實現了金融服務的效率提升和門檻降低。根據21.co的研究報告,Solana生態中的RWA項目平均交易成本僅爲以太坊同類項目的1/50,結算速度提升約20倍。這種顯著的技術優勢,結合創新的產品設計,共同推動了Solana在RWA領域的快速崛起。
三、東西方資本的協同效應
從硅谷到中環,差異化的資本邏輯在Solana生態中找到了歷史性的交匯點。這種協同不僅體現在資金規模上,更在於其深層次的互補性:西方風險資本推動技術創新和生態建設,東方制度資本提供市場準入和合規背書,兩者共同構建了Solana生態發展的雙引擎。
深入分析西方資本的投資邏輯,可以發現其戰略性布局的特點。a16z對Solana生態的投入不僅限於簡單的財務投資,更是一種系統性的生態建設。該機構在2023-2025年間,通過多期專項基金向Solana生態投入超過7億美元,重點布局基礎設施、開發者工具和核心協議三個層面。在基礎設施領域,a16z領投了Jito Labs的5000萬美元B輪融資,支持其開發區塊組裝市場(BAM)等關鍵基礎設施。這一投資不僅提升了Solana的網路性能,更通過MEV捕獲機制爲生態參與者創造了新的價值分配模式。在開發者工具層面,a16z投資了多個中間件項目,顯著降低了開發者在Solana上構建應用的技術門檻。這種系統性的投資策略,體現了西方風險資本對公鏈競爭的深刻理解:單一項目的成功不足以保證生態的長期競爭力,必須構建完整的價值網路。
東方資本的參與則展現出不同的特點和價值。華夏基金發行Solana ETF的決策,是基於對香港數字資產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的雙重考量。該產品在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了傳統投資者的需求,設置了港元、人民幣、美元三種貨幣櫃臺,並提供實物申贖機制。更重要的是,華夏基金與OSL數字證券合作,建立了符合香港證監會要求的托管和風控體系,爲傳統金融機構參與數字資產投資樹立了合規典範。這一產品的成功發行,不僅爲Solana生態帶來了新的資金渠道,更重要的是爲其他亞洲市場的監管創新提供了可借鑑的案例。
除了公募基金,亞洲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家族辦公室也在悄然布局。新加坡淡馬錫通過其旗下的Vertex Ventures,間接投資了多個Solana生態項目。香港的部分家族辦公室則通過私募渠道配置Solana生態代幣,平均配置比例在總資產的3-5%之間。這些機構的參與雖然低調,但其長期投資取向和對合規性的嚴格要求,正在推動Solana生態向更加機構化的方向發展。
東西方資本的協同效應在具體項目中得到充分體現。以Solana上的機構級RWA平台爲例,其技術團隊來自硅谷,獲得a16z等西方風投的支持;而其合規架構和產品設計則得到香港法律和金融專業人士的指導,部分產品甚至專門爲亞洲投資者設計合規準入機制。這種"西方技術+東方市場"的合作模式,正在成爲Solana生態項目全球化拓展的標準配置。
資本合流的深層次意義在於,它標志着數字資產市場正在從投機驅動轉向價值驅動。西方風險資本帶來的技術創新能力,與東方制度資本提供的市場準入和合規保障,共同爲Solana生態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根據Morgan Stanley的研究報告,這種協同模式可能在未來三年爲Solana生態帶來超過30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其中來自亞洲傳統金融機構的資金將佔約40%。
四、風險與挑戰的客觀評估
盡管Solana生態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其面臨的挑戰同樣不容忽視。這些挑戰來自技術、監管、市場等多個維度,需要生態參與者共同應對。
技術穩定性是Solana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自2020年主網上線以來,Solana網路已經經歷了十餘次不同程度的服務中斷,其中最嚴重的一次宕機持續近18小時。深入分析這些事故的原因,可以發現其根源在於Solana的架構設計:爲了追求高性能,網路在節點協調和狀態同步方面做出了某些妥協。具體而言,Solana的Proof of History共識機制雖然大幅提升了吞吐量,但在網路擁堵時容易出現節點狀態分歧。此外,其較低的交易費用雖然提升了用戶體驗,但也降低了網路濫用的成本,使得DDoS攻擊更容易發生。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Solana核心開發團隊正在推進多項技術改進。QUIC協議的引入旨在改善網路通信質量,通過替代原有的UDP協議提供更可靠的數據傳輸。費用市場的改革則試圖通過動態調整費用來平衡網路負載,防止資源濫用。此外,Solana基金會還推出了"驗證者健康計劃",通過資金激勵提升全球驗證者節點的質量和分布。這些措施雖然有望改善網路穩定性,但其效果仍需在實際運行中檢驗,特別是面對未來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大帶來的壓力。
監管層面的挑戰同樣復雜。美國SEC對Solana代幣證券屬性的質疑尚未完全消除,這種監管不確定性直接影響着機構投資者的參與意願。盡管香港採取了相對開放的態度,但其監管框架仍存在諸多限制。例如,香港證監會明確禁止上市公司將加密貨幣交易作爲主營業務,這限制了傳統企業大規模參與Solana生態建設。此外,不同司法管轄區對RWA的監管要求存在顯著差異,這使得Solana生態項目的全球化拓展面臨合規障礙。
地緣政治因素爲Solana的國際化發展增添了額外變數。中美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可能影響資本和技術的自由流動,特別是在涉及金融基礎設施的敏感領域。香港作爲連接東西方的橋梁,其特殊地位雖然帶來機遇,也意味着需要平衡各方的利益和關切。這種平衡在實踐中極具挑戰性,任何一方的政策變動都可能對生態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在持續升級。以太坊通過Layer2解決方案正在逐步改善其擴展性問題,最新數據顯示,其主要Layer2網路的交易成本已降至0.1美元以下,交易確認時間縮短至數秒。新興公鏈如Aptos和Sui憑藉其Move語言的安全特性和企業級友好設計,正在爭奪高端金融機構的青睞。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傳統金融機構開始自建聯盟鏈用於RWA業務,這種"繞開公鏈"的趨勢可能對Solana等公鏈構成長期挑戰。
面對這些挑戰,Solana生態需要採取系統性的應對策略。在技術層面,既要保持性能優勢,又要在穩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達到金融機構的要求。在監管合規方面,需要與各地監管機構保持密切溝通,推動建立明確且一致的監管標準。在市場拓展方面,需要在保持DeFi特色的同時,增強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能力。這些挑戰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將決定Solana能否真正成爲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部分。
五、公鏈競爭格局的重塑
RWA領域的競爭正在重構整個公鏈行業的格局。這種競爭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指標比拼,而是生態完整性、合規能力、機構接受度等多維度的綜合競爭。在這一背景下,各主要公鏈都在積極調整戰略,以爭奪萬億美元級別的RWA市場。
以太坊繼續保持着其在傳統金融領域的優勢。通過Layer2解決方案的持續優化,以太坊正在逐步解決其高費用和低吞吐量的問題。最新數據顯示,Arbitrum和Optimism等主要Layer2網路的月交易量已超過1.2億筆,平均交易成本降至0.05-0.1美元。更重要的是,以太坊憑藉其先發優勢,已經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機構合作網路。BlackRock、Fidelity等傳統金融巨頭選擇在以太坊上發行其首批代幣化基金,這爲其他金融機構樹立了重要先例。然而,以太坊的挑戰在於其復雜的二層網路架構可能帶來流動性碎片化問題,以及跨鏈操作的技術門檻。
新興公鏈Aptos和Sui則選擇了一條差異化的發展路徑。這兩條公鏈均採用Move編程語言,該語言在資產安全性和形式化驗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特別適合金融應用場景。Aptos通過與多家投資銀行合作,專注於證券型代幣的發行和交易,其合規框架設計得到了多家監管機構的初步認可。Sui則側重於數字商品和收藏品的代幣化,其對象模型爲復雜資產的鏈上表現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支持。雖然這些新興公鏈在生態規模上尚無法與Solana抗衡,但其在特定領域的專業優勢正在吸引細分市場的關注。
Solana在RWA競爭中的獨特定位在於其平衡了性能、成本和生態活力。與其他公鏈相比,Solana在以下三個維度構建了競爭優勢:首先,其單一層級的架構避免了復雜的跨鏈操作,爲用戶提供了連貫的使用體驗;其次,極低的交易成本使其能夠支持高頻、小額的RWA交易場景,這是其他公鏈難以實現的;最後,活躍的開發者社區持續推動應用創新,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循環。
從技術演進的角度看,各公鏈正在呈現出一定的收斂趨勢。以太坊通過Layer2向高性能方向演進,Solana通過架構優化向穩定性方向靠攏,新興公鏈則試圖在安全性和合規性方面建立優勢。這種技術路線的相互借鑑和融合,預示着公鏈行業可能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沒有哪個公鏈能夠通喫所有場景,而是會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形成細分市場。
未來競爭的關鍵因素將 increasingly 轉向合規性和機構合作能力。RWA的本質是將傳統資產引入區塊鏈世界,這一過程必須遵循現有的金融監管框架。因此,公鏈能否提供符合監管要求的技術基礎設施,能否吸引傳統金融機構參與生態建設,將直接影響其在RWA賽道的發展前景。在這一維度上,Solana需要通過持續的制度創新和技術優化,在保持其性能優勢的同時,增強其機構友好性。
地緣政治因素也在公鏈競爭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數字資產的政策取向存在明顯差異,這導致公鏈生態的發展呈現出區域化特徵。Solana能否在主要經濟體都建立良好的監管關係,能否適應不同司法管轄區的合規要求,將決定其全球化發展的成敗。在這一背景下,香港對Solana ETF的批準不僅是一個產品創新,更代表着一種監管範式,可能影響其他地區的政策選擇。
六、新金融基礎設施的雛形
從ETF到RWA,Solana的演進軌跡描繪了一幅數字金融生態系統的演進圖景。這個生態系統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加密貨幣交易,而是正在成長爲連接傳統金融與數字經濟的橋梁。在這一過程中,Solana展現出了作爲新金融基礎設施雛形的潛質。
Solana生態的獨特價值在於其建立了一個高吞吐量、低成本的資產流通環境。傳統金融體系中,資產轉移和結算往往需要經過多個中介環節,耗時數天且成本高昂。而在Solana上,同樣的操作可以在秒級完成,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效率提升不僅帶來了用戶體驗的質變,更重要的是開啓了新的金融應用場景。例如,基於Solana的實時結算能力,開發者可以構建傳統金融中難以實現的復雜金融產品,如按秒計息的存款產品、實時定價的保險合約等。這些創新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金融本質的重新思考。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Solana代表了一種新型金融基礎設施的演進方向。傳統金融基礎設施建立在中心化機構和封閉系統之上,而Solana則展示了一個開放、可編程、全球可達的替代方案。在這個新體系中,金融服務的提供不再依賴於特定機構的許可,而是通過智能合約和開源代碼實現自動化運行;資產的流通不再受制於地理邊界和營業時間,而是可以在全球範圍內24/7不間斷流動。這種轉變的意義不亞於從線下商務到互聯網電商的躍遷,它可能重新定義金融業的運作模式。
然而,要真正承擔起金融基礎設施的重任,Solana還需要在多個方面持續進化。首先是安全性和穩定性的進一步提升,金融基礎設施對可靠性的要求遠高於現有的互聯網應用。其次是合規框架的完善,金融活動必須在監管框架內運行,這需要區塊鏈技術與現有法律體系的深度融合。最後是用戶體驗的優化,要讓普通用戶能夠無門檻地使用基於區塊鏈的金融服務,就像使用手機銀行一樣簡單。
展望未來,Solana生態的發展可能沿着兩個維度展開:在深度上,將進一步滲透傳統金融的核心領域,如證券發行、跨境支付、貿易融資等;在廣度上,將連接更多的資產類型和用戶羣體,形成一個包羅萬象的數字資產網路。在這一過程中,東西方資本的合流、技術創新的加速、監管框架的完善將共同推動生態的成熟。
需要強調的是,Solana的探索不僅是技術實驗,更是對未來金融形態的實踐探索。無論最終Solana本身能否成爲主導性的金融基礎設施,其積累的技術方案、制度創新和生態建設經驗,都將爲下一代金融體系的構建提供寶貴參考。在這個意義上,2025年香港的ETF批準和Solana上RWA的規模化突破,或許將在未來被視作傳統金融與數字金融融合歷程中的重要裏程碑。
作者:梁宇 編審:趙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