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SEC重拳出擊:成立跨境特別工作組劍指外國欺詐者

robot
摘要生成中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近宣布成立跨境特別工作組,我看這是一場針對那些試圖在美國資本市場玩花樣的外國公司的全面圍剿。這支特別行動隊將重點調查與外國企業相關的美國證券法違規行為,尤其是那些令人作嘔的市場操縱手段,比如"哄抬股價"和"拉高出貨"這類老把戲。

說實話,這些手法在加密貨幣市場上早已見怪不怪,只是現在SEC終於決定對此出手了。作為一名經常關注加密市場的投資者,我親眼目睹過不少外國項目如何吸引美國投資者,然後一夜蒸發。

有意思的是,SEC這次不光瞄準了那些公司,還把目光投向了所謂的"守門人"——那些幫助這些公司進入美國市場的審計師和承銷商。這些中介機構本應該把好關,結果卻成了幫凶,讓劣質公司混進美國市場。

SEC主席Paul Atkins的話聽起來很漂亮:"我們歡迎全球公司進入美國資本市場,但絕不容忍任何人利用國際邊界逃避監管。"說得好聽,但我不禁要問:這麼多年來,SEC在跨境監管上的漏洞為何如此之多?

這一舉措發布的時機也很微妙,正值全球加密市場大幅波動之際。就在前幾天,比特幣因為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加徵關稅而暴跌近10%,整個加密市場血流成河。這是否意味著SEC將加大對跨境加密貨幣項目的監管力度?

我認為,雖然加強監管是必要的,但SEC的這種事後補救式的監管往往為時已晚。當投資者的錢已經進了騙子的口袋,再去追究責任有什麼用?與其等到欺詐發生後再行動,不如提前建立更有效的預警機制。

無論如何,投資者還是應該保持警惕,特別是在投資外國公司時。畢竟,即使有SEC這把"保護傘",最終保護自己資產安全的還是自己的判斷力。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