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gon聯合創始人:“微支付將推動大規模加密貨幣的採用!”

image

在10月4日《企業家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觀點文章中,Polygon的聯合創始人Sandeep Nailwal建議,主流加密貨幣的採用可能通過頻繁的小額交易而非與大型金融機構的合作來實現。Nailwal認爲,數字資產通過支持可負擔的小額支付,可以觸及數十億用戶,這與加密貨幣可及性和自我擁有的原則是一致的。

將重點從機構轉向個人

根據 Nailwal 的說法,行業對機構 "鯨" 的強調可能會忽視日常金融活動,這些活動通常未得到傳統系統的充分服務。他寫道:"對穩定幣作爲機構或批發基礎設施的迷戀忽視了最大的機會:爲下一個十億用戶提供低摩擦的日常支付。"

Nailwal提到向馬尼拉的一位內容創作者發送$5 小費或向內羅畢的一位自由職業開發者發送$20 付款,作爲展示加密貨幣潛在用途的用例。從這個角度看,這些交易可以比在區塊鏈上模仿現有銀行模型更有效地展示實際價值。

高成本障礙與區塊鏈效率

在銀行存錢的缺點

Nailwal指出,傳統金融網路對於小額轉帳仍然昂貴,引用世界銀行的數據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匯款費用可能超過7%。他將此與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進行了對比,後者通過穩定幣和低成本網路可以將費用降低到幾美分,從而使跨境小額支付變得可持續。

Polygon創始人建議,低成本區塊鏈基礎設施可以支持新的支付行爲,例如定期小費、流媒體支付或小型企業交易,這在現有系統中並不實用。

更廣泛的採納辯論

這篇文章將這種觀點置於推動全球加密貨幣採用的更大討論中。雖然一些行業參與者關注機構資金流入和監管透明度,但其他人則強調解決日常金融需求的草根用例。

這一觀點在行業發展中越來越得到體現:例如某些平台最近在巴西推出了加密支付卡,旨在讓用戶能夠在日常消費中使用加密貨幣。這種基礎設施符合Nailwal關於將微交易作爲實際採用路徑的論點。

結論

Nailwal的觀點還強調了Layer 1和Layer網路如何競爭以處理低成本、高容量的交易,這作爲可擴展性和用戶相關性的衡量標準。這些評論爲關於加密貨幣真實效用的持續討論增添了內容。下一波採用的浪潮是來自大型金融參與者還是來自數十億的小額交易尚不確定,但這兩種動態繼續塑造行業的發展。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