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比特幣資訊2025年9月4日 11:00Chainalysis剛剛發布了其第六個年度加密貨幣採用指數,印度在2025年贏得了全球加密貨幣普及採用的第一位。美國位居第二,隨後是巴基斯坦、越南和巴西。該研究於9月2日發布,作爲即將發布的《加密貨幣地理報告》的摘錄,結合了鏈上和鏈下數據,對151個國家在普通大衆和機構使用加密貨幣的強度進行了排名,而不僅僅是按市值排名。## 2025年全球加密貨幣採用報告在排名的核心是一個基於四個子指數的綜合得分:中央服務接收的鏈上價值、中央服務接收的零售鏈上價值、DeFi協議接收的鏈上價值,以及中央服務接收的機構鏈上價值。Chainalysis聲稱根據這些支柱對每個國家進行排名,按人口和購買力等因素加權結果,然後取幾何平均數來產生一個0到1之間的標準化分數。他們吹噓其數據的規模——“數億筆交易和超過130億次網頁訪問”——同時承認基於網路流量的地理定位的局限性。方法論上,2025年標志着一個顯著的轉折點。Chainalysis在得出結論認爲"DeFi零售子指數"過度反映了一個"相對小衆的行爲"後,"取消了該子指數",並增加了一項新的機構活動指標,捕捉超過100萬美元的轉帳,反映出ETF後專業參與的湧入。該公司的目標是提供一個"更全面的全球加密參與視圖,既捕捉到自下而上的(零售)活動,也捕捉到自上而下的(機構)活動。"主表強調了亞洲的份量。印度在總排名和四個子類別中名列第一;巴基斯坦和越南與其共同進入全球前四,而巴西則位列前五。尼日利亞、印度尼西亞、烏克蘭和菲律賓分別佔據第六至第九位,俄羅斯排名第十,英國第十一。值得注意的是,埃塞俄比亞和也門分別在第十二和第十六位進入前20名,而日本排名第十九,阿根廷排名第二十。Chainalysis將這種地區勢頭歸因於亞太主要市場中集中式和去中心化使用的崛起。區域流量數據進一步加深了這一印象。在截至2025年6月的12個月中,亞太地區的鏈上接收價值同比猛增69%——從約1.4萬億躍升至2.36萬億——成爲增長最快的地區。拉丁美洲以63%緊隨其後,撒哈拉以南非洲爲52%。在絕對值上,歐洲和北美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分別在此期間接收約2.6萬億和2.2萬億;北美的活動因機構參與回暖而增長49%,而歐洲增長了42%。中東和北非地區增長了33%。一個與人口相符的模型講述了不同的故事,突顯了各國在加密貨幣滲透方面的深度。在這方面,東歐佔據主導地位:烏克蘭排名第一,摩爾多瓦第二,格魯吉亞第三,緊隨其後的是約旦和香港。Chainalysis 將該地區的領導地位與經濟不確定性、對銀行的不信任以及強大的技術文化相聯繫,這使得加密貨幣在財富保值和跨境轉帳方面具有吸引力。越南再次接近頂端,突顯了其普遍的零售承諾。穩定幣仍然是全球加密貨幣交易的粘合劑。Chainalysis 發現,USDT 和 USDC 在交易量上繼續壓倒其他競爭對手,USDT 在 2024 年 6 月至 2025 年 6 月間每月交易超過一萬億美元,而 USDC 每月的波動範圍在 1.24 到 3.29 萬億之間,即使一些更新的、受監管的或區域性適應的代幣正在加速增長。例如,EURC 的月交易量在此期間從大約 4700 萬美元上升到超過 75 億美元,而 PYUSD 則從大約 7.83 億美元攀升至 39.5 億美元。該公司將這些流動性置於變化的監管環境中——歐盟的MiCA制度針對穩定幣,以及美國的立法勢頭以GENIUS法案爲例——同時考慮到支付巨頭的商業基礎設施擴展和主要加密平台與卡片相關的整合。對通過集中交易所的法幣入場到加密貨幣的分析至關重要。Chainalysis 寫道:“比特幣以較大優勢領先,”在 2024 年 7 月到 2025 年 6 月的法幣購買量超過 4.6 萬億——是 BTC 和 ETH 以外的 Layer-1 代幣大約 3.8 萬億的兩倍,穩定幣達到 1.3 萬億,山寨幣約爲 5400 億。美國是最大的國家入場渠道,超過 4.2 萬億,其次是韓國超過 1 萬億,歐盟接近 5000 億;在英國和歐盟,比特幣在法幣流入中的份額尤其明顯,約爲 47% 和 45%。在我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比特幣的交易價格爲110 518 $。警告:僅供參考。過去的表現並不能預示未來的結果。## 推薦文章[比特幣]必須突破這個關鍵水平才能繼續漲,根據一位分析師的說法()[Ripple的21萬億美元夢想:捕獲20% SWIFT交易量對XRP意味着什麼]()[菲律賓的GDP增長在2025年第二季度達到5.5%]()[OpenAI推出印度最便宜的ChatGPT訂閱,支持UPI支付]()[ANZ上調黃金價格預測至3 800$/盎司,預測該漲勢將持續到2026年]()
2025年全球加密貨幣的採用:Chainalysis揭示哪些國家處於領先地位
來源:比特幣資訊
2025年9月4日 11:00
Chainalysis剛剛發布了其第六個年度加密貨幣採用指數,印度在2025年贏得了全球加密貨幣普及採用的第一位。美國位居第二,隨後是巴基斯坦、越南和巴西。該研究於9月2日發布,作爲即將發布的《加密貨幣地理報告》的摘錄,結合了鏈上和鏈下數據,對151個國家在普通大衆和機構使用加密貨幣的強度進行了排名,而不僅僅是按市值排名。
2025年全球加密貨幣採用報告
在排名的核心是一個基於四個子指數的綜合得分:中央服務接收的鏈上價值、中央服務接收的零售鏈上價值、DeFi協議接收的鏈上價值,以及中央服務接收的機構鏈上價值。Chainalysis聲稱根據這些支柱對每個國家進行排名,按人口和購買力等因素加權結果,然後取幾何平均數來產生一個0到1之間的標準化分數。他們吹噓其數據的規模——“數億筆交易和超過130億次網頁訪問”——同時承認基於網路流量的地理定位的局限性。
方法論上,2025年標志着一個顯著的轉折點。Chainalysis在得出結論認爲"DeFi零售子指數"過度反映了一個"相對小衆的行爲"後,"取消了該子指數",並增加了一項新的機構活動指標,捕捉超過100萬美元的轉帳,反映出ETF後專業參與的湧入。該公司的目標是提供一個"更全面的全球加密參與視圖,既捕捉到自下而上的(零售)活動,也捕捉到自上而下的(機構)活動。"
主表強調了亞洲的份量。印度在總排名和四個子類別中名列第一;巴基斯坦和越南與其共同進入全球前四,而巴西則位列前五。尼日利亞、印度尼西亞、烏克蘭和菲律賓分別佔據第六至第九位,俄羅斯排名第十,英國第十一。值得注意的是,埃塞俄比亞和也門分別在第十二和第十六位進入前20名,而日本排名第十九,阿根廷排名第二十。Chainalysis將這種地區勢頭歸因於亞太主要市場中集中式和去中心化使用的崛起。
區域流量數據進一步加深了這一印象。在截至2025年6月的12個月中,亞太地區的鏈上接收價值同比猛增69%——從約1.4萬億躍升至2.36萬億——成爲增長最快的地區。拉丁美洲以63%緊隨其後,撒哈拉以南非洲爲52%。在絕對值上,歐洲和北美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分別在此期間接收約2.6萬億和2.2萬億;北美的活動因機構參與回暖而增長49%,而歐洲增長了42%。中東和北非地區增長了33%。
一個與人口相符的模型講述了不同的故事,突顯了各國在加密貨幣滲透方面的深度。在這方面,東歐佔據主導地位:烏克蘭排名第一,摩爾多瓦第二,格魯吉亞第三,緊隨其後的是約旦和香港。Chainalysis 將該地區的領導地位與經濟不確定性、對銀行的不信任以及強大的技術文化相聯繫,這使得加密貨幣在財富保值和跨境轉帳方面具有吸引力。越南再次接近頂端,突顯了其普遍的零售承諾。
穩定幣仍然是全球加密貨幣交易的粘合劑。Chainalysis 發現,USDT 和 USDC 在交易量上繼續壓倒其他競爭對手,USDT 在 2024 年 6 月至 2025 年 6 月間每月交易超過一萬億美元,而 USDC 每月的波動範圍在 1.24 到 3.29 萬億之間,即使一些更新的、受監管的或區域性適應的代幣正在加速增長。例如,EURC 的月交易量在此期間從大約 4700 萬美元上升到超過 75 億美元,而 PYUSD 則從大約 7.83 億美元攀升至 39.5 億美元。
該公司將這些流動性置於變化的監管環境中——歐盟的MiCA制度針對穩定幣,以及美國的立法勢頭以GENIUS法案爲例——同時考慮到支付巨頭的商業基礎設施擴展和主要加密平台與卡片相關的整合。
對通過集中交易所的法幣入場到加密貨幣的分析至關重要。Chainalysis 寫道:“比特幣以較大優勢領先,”在 2024 年 7 月到 2025 年 6 月的法幣購買量超過 4.6 萬億——是 BTC 和 ETH 以外的 Layer-1 代幣大約 3.8 萬億的兩倍,穩定幣達到 1.3 萬億,山寨幣約爲 5400 億。美國是最大的國家入場渠道,超過 4.2 萬億,其次是韓國超過 1 萬億,歐盟接近 5000 億;在英國和歐盟,比特幣在法幣流入中的份額尤其明顯,約爲 47% 和 45%。
在我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比特幣的交易價格爲110 518 $。
警告:僅供參考。過去的表現並不能預示未來的結果。
推薦文章
[比特幣]必須突破這個關鍵水平才能繼續漲,根據一位分析師的說法()
Ripple的21萬億美元夢想:捕獲20% SWIFT交易量對XRP意味着什麼
菲律賓的GDP增長在2025年第二季度達到5.5%
OpenAI推出印度最便宜的ChatGPT訂閱,支持UPI支付
ANZ上調黃金價格預測至3 800$/盎司,預測該漲勢將持續到20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