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有了明顯升值,這波行情到底能走多遠?我親眼見證了這幾個月匯率從高點回落到現在7.17-7.21的區間震盪,市場上的期待與猜測不斷。
今年初我還在擔心"特朗普交易"會持續推高美元,壓制人民幣表現。果然年初時美元兌人民幣維持高位,但特朗普就任後沒立即推出狠招,市場情緒略微緩和,匯率一度跌破7.2。
4月初那場"對等關稅"風波真是嚇死人!稅率居然飆到125%,當時美元兌人民幣直接沖到7.35。我當時就想,這下完蛋了,人民幣要一路貶下去。結果5月初中美達成日內瓦共識後,情況竟出人意料地好轉,人民幣開始強勢反彈。
五月那波升值簡直神了!短短一個月升值700個點,5月26日甚至觸及7.16的高點。這波升值其實不只是中美關係改善的功勞,美元指數同期也跌了4%,成了重要推手。
我觀察下來,真正主導匯率走勢的核心因素包括:
美元指數走向:今年前五個月美元指數狂跌9%!這是有史以來最糟的年度開局,這麼弱的美元怎能不支撐人民幣?
中美談判:別高興太早!雖然現在言和了,但誰知道下次又會出什麼岔子?五月那次日內瓦協定不也是迅速破裂了嗎?這就像一場拉鋸戰,一天一個樣。
美聯儲政策:降息到底會不會兌現?特朗普上台後明顯要控制節奏,不再像之前預期那樣激進。通脹還是頗高的,若經濟不明顯下滑,降息可能慢很多。
中國央行政策:說實話,中國貨幣政策還在不斷寬鬆,為了刺激疲軟的房地產市場和內需。照理說這應該壓制人民幣,但若配合財政刺激帶動經濟複甦,長期看反而是利好。
高盛那份報告真是引發市場轟動!他們大膽預測未來12個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會從7.35大幅調整到7.0。他們的理由是人民幣目前低估了15%,隨著貿易談判改善和出口增強,人民幣會逐漸回歸合理價值。
德意志銀行甚至更樂觀,預測2025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可能到7.0,2026年甚至衝到6.7。聽起來有點誇張,但考慮到中國持續的貿易競爭力,似乎也不是全無可能。
我個人認為高盛的預期過於樂觀。即使中國經濟有所改善,中美關係緩和,但政策不穩定性太高,特朗普本身就是個不確定因素,隨時可能翻臉。再加上中國國內經濟困境尚未根本解決,7.0的目標恐怕難以在短期內實現。
我總結了幾個判斷人民幣走勢的關鍵指標:
央行貨幣政策:降息降準→人民幣走弱;加息提準→人民幣走強。看看2014年開始的寬鬆周期,美元兌人民幣從6直接飆到接近7.4,這種關聯性太明顯了。
經濟數據:GDP、PMI、CPI、固定資產投資這些指標必須關注。經濟數據好,外資來了,人民幣自然強;數據弱,資金流出,人民幣就跟著軟。
美元走勢:美元指數和美元兌人民幣的走勢幾乎是同方向的!看看2017年那波,美元指數跌15%,美元兌人民幣也是一路下滑。
官方態度:雖然官方對匯率的干預能力在減弱,但短期內還是有明顯影響的。特別是那個"逆週期因子",簡直是央行指導匯率的利器。
如果你想現在買入人民幣,我建議等匯率回落到7.15-7.2區間,尤其是RSI低於40的超賣區域,或者美元指數跌破101時入場更合適。當然,如果聽到中美貿易談判有新進展或中國經濟數據超預期,別猶豫,立刻買入!
最靈活的方式是透過外匯經紀商平台交易人民幣,不受台灣銀行每天2萬人民幣的額度限制。像Mitrade這類平台入金門檻低至50美元,而且可以做空,不管人民幣升或貶都能賺錢。
我之前通過銀行買人民幣總覺得不夠靈活,而且匯差太大。結構性產品保本是保本,但期限長不說,提前解約還可能虧本,真不如直接做外匯來得自由。
觀察過去五年人民幣匯率,從2020年的強勢到2022年的大幅貶值,再到現在的震盪回升,背後都有清晰的邏輯。只要掌握好那些影響匯率的核心因素,抓住美元走勢的大方向,投資人民幣還是很有機會的。
至於那些外資機構預測的"破7"時代,我覺得今年內實現的機會不大,但長期來看,只要美元繼續弱勢,中美關係不出大亂子,人民幣突破7關口只是時間問題。
9.5萬 熱度
1.1萬 熱度
5863 熱度
17.1萬 熱度
5.1萬 熱度
人民幣匯率2025走勢剖析:是否迎來破7時代?
2025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有了明顯升值,這波行情到底能走多遠?我親眼見證了這幾個月匯率從高點回落到現在7.17-7.21的區間震盪,市場上的期待與猜測不斷。
人民幣匯率的現況
今年初我還在擔心"特朗普交易"會持續推高美元,壓制人民幣表現。果然年初時美元兌人民幣維持高位,但特朗普就任後沒立即推出狠招,市場情緒略微緩和,匯率一度跌破7.2。
4月初那場"對等關稅"風波真是嚇死人!稅率居然飆到125%,當時美元兌人民幣直接沖到7.35。我當時就想,這下完蛋了,人民幣要一路貶下去。結果5月初中美達成日內瓦共識後,情況竟出人意料地好轉,人民幣開始強勢反彈。
五月那波升值簡直神了!短短一個月升值700個點,5月26日甚至觸及7.16的高點。這波升值其實不只是中美關係改善的功勞,美元指數同期也跌了4%,成了重要推手。
影響人民幣匯率的關鍵因素
我觀察下來,真正主導匯率走勢的核心因素包括:
美元指數走向:今年前五個月美元指數狂跌9%!這是有史以來最糟的年度開局,這麼弱的美元怎能不支撐人民幣?
中美談判:別高興太早!雖然現在言和了,但誰知道下次又會出什麼岔子?五月那次日內瓦協定不也是迅速破裂了嗎?這就像一場拉鋸戰,一天一個樣。
美聯儲政策:降息到底會不會兌現?特朗普上台後明顯要控制節奏,不再像之前預期那樣激進。通脹還是頗高的,若經濟不明顯下滑,降息可能慢很多。
中國央行政策:說實話,中國貨幣政策還在不斷寬鬆,為了刺激疲軟的房地產市場和內需。照理說這應該壓制人民幣,但若配合財政刺激帶動經濟複甦,長期看反而是利好。
破7在即?各大機構看好人民幣前景
高盛那份報告真是引發市場轟動!他們大膽預測未來12個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會從7.35大幅調整到7.0。他們的理由是人民幣目前低估了15%,隨著貿易談判改善和出口增強,人民幣會逐漸回歸合理價值。
德意志銀行甚至更樂觀,預測2025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可能到7.0,2026年甚至衝到6.7。聽起來有點誇張,但考慮到中國持續的貿易競爭力,似乎也不是全無可能。
我個人認為高盛的預期過於樂觀。即使中國經濟有所改善,中美關係緩和,但政策不穩定性太高,特朗普本身就是個不確定因素,隨時可能翻臉。再加上中國國內經濟困境尚未根本解決,7.0的目標恐怕難以在短期內實現。
如何抓住人民幣匯率的投資機會?
我總結了幾個判斷人民幣走勢的關鍵指標:
央行貨幣政策:降息降準→人民幣走弱;加息提準→人民幣走強。看看2014年開始的寬鬆周期,美元兌人民幣從6直接飆到接近7.4,這種關聯性太明顯了。
經濟數據:GDP、PMI、CPI、固定資產投資這些指標必須關注。經濟數據好,外資來了,人民幣自然強;數據弱,資金流出,人民幣就跟著軟。
美元走勢:美元指數和美元兌人民幣的走勢幾乎是同方向的!看看2017年那波,美元指數跌15%,美元兌人民幣也是一路下滑。
官方態度:雖然官方對匯率的干預能力在減弱,但短期內還是有明顯影響的。特別是那個"逆週期因子",簡直是央行指導匯率的利器。
如果你想現在買入人民幣,我建議等匯率回落到7.15-7.2區間,尤其是RSI低於40的超賣區域,或者美元指數跌破101時入場更合適。當然,如果聽到中美貿易談判有新進展或中國經濟數據超預期,別猶豫,立刻買入!
台灣投資者如何參與人民幣交易?
最靈活的方式是透過外匯經紀商平台交易人民幣,不受台灣銀行每天2萬人民幣的額度限制。像Mitrade這類平台入金門檻低至50美元,而且可以做空,不管人民幣升或貶都能賺錢。
我之前通過銀行買人民幣總覺得不夠靈活,而且匯差太大。結構性產品保本是保本,但期限長不說,提前解約還可能虧本,真不如直接做外匯來得自由。
結語
觀察過去五年人民幣匯率,從2020年的強勢到2022年的大幅貶值,再到現在的震盪回升,背後都有清晰的邏輯。只要掌握好那些影響匯率的核心因素,抓住美元走勢的大方向,投資人民幣還是很有機會的。
至於那些外資機構預測的"破7"時代,我覺得今年內實現的機會不大,但長期來看,只要美元繼續弱勢,中美關係不出大亂子,人民幣突破7關口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