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池實際上是巨大的能源消費中心,成堆的計算機不知疲倦地工作以"創造"數字貨幣。我有機會參觀了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的一座礦池,被這些機器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噪音和令人窒息的熱量震驚了。
自2009年第一次挖掘比特幣以來,這些設施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現在,到了2025年初,我們在一個價值超過3.4萬億美元的市場上擁有成千上萬的貨幣。億萬!這一切都基於解決沒有實際價值的數學方程。
一個加密貨幣礦場不過是一個裝滿強大計算機的倉庫,這些計算機解決極其復雜的數學問題以驗證區塊鏈上的交易。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會生成新的貨幣。簡單吧?但沒人告訴你的是,這些操作消耗的電力與整個國家相當。
我見過有成千上萬臺機器24/7運行的農場,像沒有明天一樣消耗電力。它們的支持者談論“確保網路”和“去中心化”,但實際上只是爲了讓少數人致富而在燃燒資源。
工業化農場是富有投機者的天堂。巨大的倉庫裏滿是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負擔得起的專業硬件。與此同時,家庭礦工幾乎只能賺到支付電費的錢。
所謂的“雲挖礦”是另一個騙局:你支付費用讓別人爲你挖礦,但很少能收回你的投資。我親眼見過——朋友們把他們的積蓄投資在這些服務上,現在已經破產了。
想要建立自己的礦場嗎?準備好迎接你的電費飆升到天際。機器不停工作,產生巨大的熱量,導致需要昂貴的冷卻系統。
專用硬件的成本非常高,幾個月內就會過時。這是一場持續的競賽,保持競爭力,而大型玩家則不斷用你永遠不會擁有的資本擴展他們的設施。
捍衛者們談論着一個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更高效率的光明未來,但現實是這些農場仍在以不可持續的速度消耗資源。一些項目正在轉向像 staking (以太坊已經做到了)這樣的模型,但大多數仍然依賴這種提取性和污染性模型。
不幸的是,這些礦場是我們對從無到有創造財富的癡迷的象徵,它們將電力轉化爲數字貨幣,而我們的星球正在變暖。當小投資者夢想着致富時,真正受益的卻是那些已經擁有資本以主導這一行業的人。
比特幣 $118,626.99 +2.81% 以太幣 $4,387.26 +3.90%
11.8萬 熱度
2.8萬 熱度
1.7萬 熱度
17.1萬 熱度
2427 熱度
什麼是加密貨幣挖礦農場?我的批判性看法
礦池實際上是巨大的能源消費中心,成堆的計算機不知疲倦地工作以"創造"數字貨幣。我有機會參觀了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的一座礦池,被這些機器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噪音和令人窒息的熱量震驚了。
自2009年第一次挖掘比特幣以來,這些設施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現在,到了2025年初,我們在一個價值超過3.4萬億美元的市場上擁有成千上萬的貨幣。億萬!這一切都基於解決沒有實際價值的數學方程。
礦業背後的隱藏現實
一個加密貨幣礦場不過是一個裝滿強大計算機的倉庫,這些計算機解決極其復雜的數學問題以驗證區塊鏈上的交易。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會生成新的貨幣。簡單吧?但沒人告訴你的是,這些操作消耗的電力與整個國家相當。
我見過有成千上萬臺機器24/7運行的農場,像沒有明天一樣消耗電力。它們的支持者談論“確保網路”和“去中心化”,但實際上只是爲了讓少數人致富而在燃燒資源。
所有背後的真實生意
工業化農場是富有投機者的天堂。巨大的倉庫裏滿是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負擔得起的專業硬件。與此同時,家庭礦工幾乎只能賺到支付電費的錢。
所謂的“雲挖礦”是另一個騙局:你支付費用讓別人爲你挖礦,但很少能收回你的投資。我親眼見過——朋友們把他們的積蓄投資在這些服務上,現在已經破產了。
沒有人提到的隱性成本
想要建立自己的礦場嗎?準備好迎接你的電費飆升到天際。機器不停工作,產生巨大的熱量,導致需要昂貴的冷卻系統。
專用硬件的成本非常高,幾個月內就會過時。這是一場持續的競賽,保持競爭力,而大型玩家則不斷用你永遠不會擁有的資本擴展他們的設施。
不確定的未來
捍衛者們談論着一個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更高效率的光明未來,但現實是這些農場仍在以不可持續的速度消耗資源。一些項目正在轉向像 staking (以太坊已經做到了)這樣的模型,但大多數仍然依賴這種提取性和污染性模型。
不幸的是,這些礦場是我們對從無到有創造財富的癡迷的象徵,它們將電力轉化爲數字貨幣,而我們的星球正在變暖。當小投資者夢想着致富時,真正受益的卻是那些已經擁有資本以主導這一行業的人。
比特幣 $118,626.99 +2.81% 以太幣 $4,387.26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