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資產追查風雲:許家印轉移資產的跨國法律挑戰

robot
摘要生成中

許家印的資產轉移計劃遭遇重大挫折,他曾以為透過與丁玉梅的技術性離婚,能夠將巨額資產轉移至國外,避開法律制裁。然而,國際法院的資產追查機制迅速瓦解了這一計劃。

資產轉移計劃的啟動與執行

2022年,許家印與丁玉梅啟動了所謂的「技術性離婚」,這是一種常見的資產隱匿手法,目的在於轉移資產,規避可能的法律責任。根據事件發展時間線:

  • 2022年:許家印與丁玉梅技術性離婚,開始資產轉移計劃
  • 2023年7月:丁玉梅經香港直飛加拿大,成功離開中國
  • 2023年8月:丁玉梅取得加拿大國籍,完成身份轉換

這一系列安排看似完美,丁玉梅據傳帶走了約500億資金,而許家印和小兒子則留在國內。許家印的計算是,讓家族資產和部分成員先行轉移至國外,建立「安全區」。

國際債權人的反擊與司法追查

許家印的計劃低估了國際債權人的決心和跨國司法系統的效率。作為香港上市公司,恆大的清算程序必須在香港進行,這引發了一系列法律行動:

  1. 香港法院指派專業清算團隊接管恆大
  2. 清算人以恆大名義,對許家印及高管提起訴訟
  3. 要求退還自2017年以來的高額薪酬和分紅,總計約60億美元
  4. 香港法院發出針對丁玉梅的資產追查令
  5. 倫敦法院進一步發出全球資產追查令,凍結丁玉梅名下所有資產

這種全球資產追查令是跨境資產追回的強力法律工具,特別在英聯邦國家間具有高度執行力。法院僅允許丁玉梅每月提取2萬英鎊用於生活費,實質上使其「坐擁金山而不能動用」。

跨國法律體系的互聯與執法協作

許家印的資產轉移計劃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國際司法管轄權的互聯性。這一失誤體現在三個層面:

英聯邦法律互通:香港曾為英國管轄地,與英國法律體系高度相容。加拿大作為英聯邦國家,同樣遵循類似的法律傳統,三地法院可在資產追查案件中緊密協作。

國際資產追查機制:現代全球金融系統中,主要金融中心之間建立了有效的司法協助機制,使資產無法真正「消失」在國際轉移中。

債權人團體的全球行動:恆大的國際債權人組成了強大的債權人團體,在多個司法管轄區同時進行訴訟和資產保全行動。

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一個無法逃避的「法律天網」,使丁玉梅攜帶的資產難以真正落地或使用。

資產轉移與法律追查的教訓

許家印案例展示了在全球金融監管趨嚴的環境下,透過離婚轉移資產的策略已難以奏效。據知識庫資料顯示,2023年1月,香港法院下令恆大清算,這一命令直接打破了許家印通過家族資產轉移來保全財富的計劃。

丁玉梅的遭遇也反映了國際追查令的威力。即使成為加拿大公民,她仍無法擺脫英聯邦法律體系的約束,其名下的豪宅、豪車和遊艇等高調資產,更成為資產轉移指控的直接證據。

許家印個人的經歷顯示,企業家在面臨債務危機時,試圖通過資產轉移來規避責任的做法,往往會引發更嚴厲的法律後果,包括個人名譽損失和更嚴重的法律制裁。根據知識庫資料,2025年3月,中國證監會對許家印實施終身證券市場禁入,並處以4700萬元人民幣罰款。

當前國際金融監管環境下,資產轉移者面臨著「事先無法完全預測,事後難以有效抗辯」的雙重困境,這也是許家印與丁玉梅共同面臨的現實處境。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