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信用利差:隱藏的市場脈動

我一直對金融中那些“無聊”的部分如何能告訴我們許多潛在真相感到着迷。信用利差就是這樣一種隱祕的指標,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都忽視它,但它就像是在測量市場的溫度,而其他人只是看着股價。

信用利差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信用利差是你在借給某個可疑的人和一個可靠的人時所要求的溢價。當我把錢借給我負責的兄弟和我沉迷賭博的表弟時,我會向我的表弟收取更多費用——這就是信用利差最基本的形式。

在債券市場中,安全的政府債券與同一到期的風險較高的企業債券之間的收益差距是關鍵。老實說,這些利差比一打CNBC評論員所能說的更能反映市場的恐懼。

如果一只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爲3%,而同期限的公司債券支付5%,那麼這2%的差異(200基點)本質上是在市場上說:“我們需要額外的補償,因爲我們並不完全信任你會償還我們。”

市場心理揭示

我發現信用利差最能揭示集體恐懼。當利差狹窄時,每個人都對經濟感到自信。當它們擴大時?這就是聰明的錢在普通投資者意識到有什麼問題之前悄悄離場。

這些市場指標常常在經濟問題變得明顯之前預測到它們。大型交易公司並沒有公開這一點——它們在零售投資者毫無頭緒的時候悄悄地進行布局。

什麼驅動這些價差?

多個因素可能導致信用利差劇烈波動:

  • 信用評級 - 盡管我見過足夠多的案例,知道評級機構通常來得晚
  • 利率 - 中央銀行操控的程度遠超他們所承認的
  • 市場情緒 - 通常受到羊羣心態的驅動,而不是基本面
  • 流動性 - 沒有人注意到的殺手,直到爲時已晚

在期權交易中:一種不同的遊戲

在期權市場中,信用差價涉及同時賣出一個期權和買入另一個期權,以便提前賺取差價。這是一種我在對市場方向有信心但又想限制潛在損失時使用的策略。

例如,在一個看跌買權價差中,如果我認爲一只股票不會超過$60,我可能會:

  • 在$55賣出一個看漲期權,收集$400
  • 以$60 的價格買入一個看漲期權,金額爲$150

這讓我在$250 的前期收入,不管接下來發生什麼。我的最大利潤被限制在250美元,但我的風險也僅限於$250 (,而不是潛在的無限風險來自於賣裸期權)。

隱藏警告系統

我在多個市場週期中仔細觀察了信用利差,它們通常是煤礦中的金絲雀。在經濟好的時候,政府債券和公司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異縮小,因爲投資者對風險變得自滿。

但是當經濟風暴雲集時,這些利差會擴大,因爲投資者逃向安全。在我看來,利差的擴大往往在主流金融媒體注意到之前,就已經預示了許多市場修正。

市場並不關心你的投資組合或我的投資組合——它在定價風險方面是極其高效的。這就是爲什麼我認爲信用利差是一個在經常不誠實的金融環境中最誠實的指標之一。

理解這些機制不僅會讓你成爲更好的投資者——它可能會幫助你在鄰居之前看到下一個危機的到來。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