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Base 創辦人 Jesse Pollak 宣布團隊正在規劃 Base 原生代幣,這一消息引發台灣加密市場高度關注與熱烈討論。
Base 是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旗下的知名 L2,目前 TVL 約 72 億美元,憑藉生態內多款 SocialFi 產品,鏈上每日活躍地址達 70 萬個,穩居所有 L2 首位。
這些出色數據讓市場普遍期待 Base 發行代幣,Coinbase Wallet 近期改名為 Base App 並大幅升級,新增社交與支付等功能,也顯示 Base 原生代幣或將問世。
延伸閱讀:《從 Coinbase Wallet 到 Base App:一文看懂 Web3 超級應用的機會與變革》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 Base 很可能在今年第 4 季完成 TGE,並可能根據生態內主要項目的互動紀錄分配空投。
這樣的預期使 Base 生態圈中的主要應用成為熱門資產,越來越多用戶將焦點放在 Zora 身上。
作為 Base 生態首屈一指的應用,Zora 近半個月表現亮眼,10 月 14 日宣布將於平台推出直播功能,明顯正積極準備下一波重大動作。
傳統加密創作者經濟平台「內容即代幣」敘事已難再吸引 Meme 玩家,相較文字與圖片,直播內容能帶來更多元且即時的互動與 Fomo 情緒,預期未來將有大量具創意的創作者透過 Zora 直播功能推出更具敘事力的 Meme。
Zora 創立於 2020 年,項目初期即獲 Coinbase 旗下創投基金資助,三輪募資共計 6,000 萬美元。
Zora 上線時正逢 NFT 熱潮,身為 Base 生態 NFT 平台,佔據超過 50% NFT 市場份額。今年,Zora 轉型為 Base 生態熱門內容平台,奠定其在 Base 代幣分配上的優勢。
2025 年 4 月,$Zora 代幣發行,總供應量 100 億枚,其中 50% 分配給社群,當時市場正追逐 Solana 各類 Meme,Zora 並未受到高度關注。
7 月,Zora 迎來轉機,重大更新後透過 Base 整合,平台具備創作者代幣與 Meme 幣大量發行能力,正式由 NFT 交易平台轉型為 Meme 發射平台,一舉成為 Base 生態最受矚目應用。
與 Pump.Fun 等成熟產品相比,後起的 Zora 汲取前輩經驗並大力創新。
在代幣類型上,Zora 不僅有內容代幣,更給每位創作者設置「創作者幣」,每個用戶個人檔案對應一枚,讓創作者能在平台憑優質內容獲得市場額外獎勵。
Zora 最大的創新在於收益分配模型,平台代幣交易手續費由 3% 降至 1%,其中 50% 直接支付給創作者,20%作為代幣永久流動鎖定提升交易池深度,20%獎勵推薦創作者部署代幣的開發者或平台,4%特定交易地址獎勵,5%流入平台國庫。
這套分配機制與平台代幣 $Zora 緊密連動,所有獎勵均以 $Zora 代幣支付,國庫收入也會透過市場回購支撐幣價。
整體來看,Zora 提供操作簡便且幾乎零門檻的代幣發行工具,讓所有內容創作者一鍵部署代幣,並可透過二級市場交易持續獲利,而非一次性拋售。
根據數據,Zora 7 月交易量超過 4.6 億美元,是其 NFT 歷史總交易量的近十倍。創作者代幣發行數量超過 160 萬枚,遠超同期 Pump.fun,同時成為 Base 生態最活躍的 Meme 發行平台之一。
這次轉型最明顯反映在 $Zora 價格,Coingecko 數據顯示,$Zora 在短短十天內由 0.012 美元急速飆升至 0.09 美元,漲幅高達 800%。
過去一個月,Zora 在價格韌性與產品迭代上展現強勁競爭力。
歷經 7、8 月上漲後,9 月創作者經濟熱潮降溫,加密市場回檔,$Zora 價格回落至 0.05 美元左右。
10 月 10 日,Zora 宣布登陸 Robinhood,成為首個在 Robinhood 上線的 Base 生態代幣,當日 $Zora 價格由 0.05 美元直線飆漲約 70% 至 0.085 美元,24 小時交易量暴增 780% 至 5.69 億美元,顯著提升流動性,也象徵主流市場對 Zora 價值與 Base 生態的高度肯定。
同時,9-10 月間 $Zora 持倉結構明顯變化,鏈上數據顯示,過去 30 天內大量巨鯨進場建倉或增持 $Zora,特別在 9 月市場下跌時,大戶仍逆勢買進,這種持倉改變也意味 Zora 長期價值獲得機構級認可。
Robinhood 上線後,10 月 11 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提高對中國關稅的重大突發事件,$Zora 在這場加密市場史上最大重大突發事件中的表現為市場帶來新焦點。
數據顯示,10 月 11 日當天 $Zora 價格由高點 0.12 美元瞬間下跌至 0.05 美元,但與其他標的反彈乏力不同,$Zora 僅一天即重回 0.1 美元,單日漲幅近 50%,成為率先完成市場修復期的少數標的。
在這次重大突發事件中,$Zora 展現出強大韌性,吸引大量投資者將其納入觀察清單。10 月 15 日,$Zora 價格再度展現韌性,由 0.08 美元回升至 0.1 美元附近。
從生態面來看,Zora 幾乎壟斷 Base 創作者經濟賽道,Base 生態中超過九成 Meme 幣皆來自 Zora,這些數據也強化市場對 Base 代幣分配中 Zora 份額的期待。
同樣於 10 月,Zora 宣布將交易手續費由 3% 降至 1%,其中 50% 收益直接回饋創作者,短期雖影響協議收入,長期則有利於用戶參與與平台擴張,開放格局也讓 Zora 更受市場好感。
近期 Zora 平台策略明顯加速,10 月 14 日官方推特預告即將推出直播功能,令人聯想到 Pump.Fun 近期直播功能上線,當時短期內帶來多起爆紅事件與 Meme 幣。
雖然 Zora 尚未公開直播功能細節,但以現有內容代幣機制推測,直播上線後可能為 $Zora 帶來以下影響:
例如用戶消耗 $Zora 即時打賞主播、主播消耗 $Zora 為粉絲鑄造 NFT 作為身份標記,也可能發展出用戶消耗 $Zora 解鎖高品質付費直播間或直播特權等。
這些可能性有助於推動 $Zora 價格上漲,模式也更符合長期發展,與 Pump.Fun 有所不同。
Zora 雖然利多因素眾多,但成長背後的風險同樣不可忽視。
最主要問題在於 Zora 平台上多數創作者代幣流動性偏低,目前 CoinGecko 只追蹤到 9 個具實質市值的代幣,總市值僅 1,800 萬美元,相較 BSC、SOL 上發射平台動輒數千萬市值的 Meme,Zora 仍有成長空間。
若市場情緒受波動影響轉冷,極可能引發流動性大幅萎縮。
更直接的投資風險在於代幣解鎖,10 月 30 日將有 1.6 億枚 Zora 代幣解鎖,佔總供應量 4.55%,短期內可能形成明顯賣壓。
另一方面,預告中的直播功能也可能成為雙面刃,Pump.Fun 就是最佳例證,直播功能曾帶動 $BUN、$BackWork 等熱潮,吸引大量 Meme 玩家,但後續因內容管控失靈引發爭議,熱門標的歸零也造成投資者重大損失。
不同於 Pump.Fun 一貫風格激進與年輕團隊缺乏經驗,Zora 背靠更成熟穩健的 Base 生態,展現的營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疑慮。目前 Zora 平台用戶超過 290 萬人,為直播功能帶來充足傳播資源,這次 Zora 有望帶來加密 x 直播全新典範。
Zora 為參與 Base 代幣空投預期提供清晰路徑,其於 Base 生態核心地位、強勁成長數據及展現的價格韌性,皆顯示其值得關注。
目前 8.5 億美元 FDV 與 Zora 生態地位及成長潛力相較,仍有合理向上空間。尤其在 Base 代幣預期催化下,Zora 作為生態龍頭應用,其價值有望再度放大。
但短期市場高度不確定以及即將到來的大額解鎖,可能成為 $Zora 上漲阻力,投資人可觀察近期市場變化及解鎖後價格表現,決定是否納入投資名單。
Base 發幣預期逐步逼近,L2 競爭日趨激烈,Base 推出原生代幣幾乎勢在必行,Zora 在其中的地位,是台灣投資人爭取 Base 空投不可忽略的關鍵項目。
機會已臨近,重點在於把握適當時機與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