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越來越多投資人開始關注預測市場。
雖然預測市場熱度持續攀升,但仍存在一些明顯短板。
流動性不足是交易成效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簡單來說:
在流動性高的市場,投資人可以一次買入大量部位,價格卻不會劇烈波動。例如:
可用超過 3,000 美元,以每股 77 美分買入 YES 部位,價格幾乎不變。
或是在 75 美分掛單,訂單可能很快成交,因市場流動性充沛、交易活躍。
而在流動性低的市場,即使只買少量也會明顯影響價格。
如近期分析的某市場:
當時成交量僅 4,636 美元,機率為 34%。
成交量僅增加 500 美元,價格卻明顯上漲至 55%。
因此,預測市場的流動性,是評估能否在不影響價格的前提下輕鬆完成交易的指標。
2022 年以前,Polymarket 採用 AMM 模式。
AMM(Automated Market Maker,自動做市商)是一種不需傳統買賣雙方即可撮合交易的演算法。
透過特定公式運作,一般用戶能將資金注入市場,其他人交易時則可賺取手續費。
但市場結算時,某種代幣會歸零,流動性提供者往往還持有無價值代幣。
這通常導致損失,手續費難以完全抵消相關虧損。
因此,多數透過 AMM 提供流動性的用戶最終未獲利。
詳細資訊請參考:
2022 年底,Polymarket 改用 CLOB 模式。
CLOB(Central Limit Order Book,中央限價單簿)即是常見的訂單簿。
此機制下,價格由交易者自行決定,而非自動生成。
這讓 CLOB 市場更具獲利機會,做市商可透過買賣價差獲利。
Polymarket 亦設立流動性提供者獎勵。
可在需要流動性的市場掛限價買賣單。
在介面右上角,將滑鼠移到「Rewards」可查看:
若訂單可獲獎勵,時鐘圖示將以藍色邊框高亮。
更多流動性獎勵資訊,請參閱官方文件:
https://docs.polymarket.com/polymarket-learn/trading/liquidity-rewards
了解流動性原理後,還有一個核心問題:
首筆流動性究竟從何而來?
市場剛建立時,沒有人持有 YES 或 NO 部位,也沒有任何定價。
此時,可以掛單,例如:
「我願意以 70 美分買入 YES 部位。」
若有另一位交易者掛出相反訂單:
「我願意以 30 美分買入 NO 部位。」
兩筆訂單撮合後,市場就有了首個價格。
接下來,價格由市場參與者的買價(Bid)與賣價(Ask)均值決定。
買價(Bid):投資人願支付的最高買入價。
賣價(Ask):賣方願意接受的最低賣出價。
買賣價差稱為價差(Spread)。
當價差不超過 10 美分時,系統會顯示中間價(買價加賣價後除以二)。
若價差超過 10 美分,則顯示最近成交價。
政治類市場是流動性最活躍的板塊之一,因預測市場首次大規模爆發正值美國大選期間。
當時,政治市場的流動性以及媒體曝光都創新高。
而流動性最低的板塊則是話題提及類市場。
當然,每個類別都有例外,實際流動性仍須視各板塊而定。
希望本文內容對您的理解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