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塊拼圖正式到位:USDe 現已於 Binance 上架,這也為 Ethena 開啟費用開關完成最後的鋪陳。
當所有指標達標後,將很快要求 $ENA 持有者參與投票。這項決策將重新定義價值累積如何流向代幣,並標誌 Ethena 旅程的關鍵轉捩點。
本文將說明:
Ethena 的費用開關是一項經治理機制批准的制度,它將部分協議收益(包含 USDe 帶來的收入和交易所手續費)直接回饋給 ENA 持有者。
分配方式可能採用回購或直接分配給質押 ENA (sENA),使協議成長和社群激勵密切連結。
風險委員會將最終定案執行細節。
接下來,讓我們直接看數據:
假設條件:
以 USDe 供應量 150 億美元、資金費率 10% 計算,Ethena 協議年度收益為 15 億美元,即使僅有 10% 回購資金撥配,也能為 ENA 創造約 1.5 億美元的年化購買力道。若供應量提升至 200 億美元、回購資金撥配提升至 15%,購買力道將增至約 3 億美元。
這是基本預期:可獎勵持有人,同時維持 sUSDe(原文)年化收益率的競爭力。
在典型牛市中,資金費率可能飆升至 20%。搭配 40 億美元收益及 20% 回購資金撥配,將產生約 8 億美元購買力道。供應量達 300 億美元時,年化購買力道更突破 10 億美元。
此規模的需求具高度影響力,對 ENA 代幣經濟模型可能產生重要影響。
即便採保守假設,費用開關也能為 ENA 引導數億美元的結構性購買力道。若情境激進,將成為價值十億美元的飛輪效應引擎。
這僅是開始,後續推動因素將進一步擴大供應量與資金費率,並解鎖 Ethena 項目的全新收入流,推動飛輪效應加速。
費用開關只是槓桿之一,Ethena 持續累積更多推動因素,將價值回流 ENA。
以下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幾項推動因素:
StablecoinX 近期升級了 ENA 累積策略,只要 ENA 價格跌破 0.70 美元或單日跌幅超過 5%,DAT 就會主動介入並加碼持有。
StablecoinX 獲得 5.3 億美元 PIPE(私募投資公開發行)融資支持,總融資額逼近 8.9 億美元,成為 ENA 需求的強大後盾。
我在先前關於 Ethena「Saylor 模式」的文章中已詳細說明,重點在於:DAT 能持續帶來購買壓力,尤其每次市場回調時。
Hyperliquid 已迅速躍升為 Ethena 最重要的應用場域之一,HyENA(原文)與 Based 兩大措施尤其突出。
兩者直接提升 USDe 的使用率,並將新收入導回 ENA。
HyENA(原文)( @hyenatrade ) = HYPE + ENA ?
坊間傳聞 Ethena 將透過 Hyperliquid (HIP-3) 推出自家永續合約市場 HyENA。若屬實,將強化 USDe 作為核心交易抵押品地位,也創造新的收入來源。
重要意義:
Based 是一款全端 Hyperliquid 交易應用(電腦、網頁、手機、Telegram),由 Ethena 支援。
極有可能成為 Hyperliquid 交易者存取 Ethena 產品(USDe、USDtb,以及未來股票永續合約等)的主要入口。
Based 目前約佔 Hyperliquid 永續合約交易量的 15%。
Ethena 從 Hyperliquid 取得的收入主要有兩方面:
粗略估算:
Ethena 可額外獲得約 1.75 億美元收入。
這數字相當保守。若市占率或交易量進一步擴大,貢獻將大幅增長,Hyperliquid 將成為 ENA 長期成長的驅動力。
Ethena 已與@megaeth_labs 合作啟動穩定幣即服務(SaaS),打造 MegaUSD (USDm) 為 MegaETH 的原生穩定幣。
USDm 將作為 MegaETH 主要結算層,由 Ethena 的 USDtb 儲備金支撐。
這只是起步。隨著愈來愈多鏈與應用尋求發行原生穩定幣,他們將仰賴 Ethena 的基礎架構,確保流動性及信賴度。
重要意義:
穩定幣即服務(SaaS)使 Ethena 成為穩定幣經濟的核心。每條加入此服務的新鏈或應用,都是 Ethena 飛輪效應的新齒輪。
Ethena 的費用開關不只是單純的新開關,更是解鎖長期價值回流 ENA 的關鍵機制。即便採保守假設,數億美元購買力道將流回代幣;牛市情境下,該金額可能超過 8 億美元。
但飛輪效應不僅止於此。USDe 仍是 Ethena 收入引擎的核心,每次產品整合都加速飛輪效應。
此外,穩定幣即服務(SaaS)模式下,任何應用或鏈都可利用 Ethena 後端,透過 Ethena 發行自家穩定幣。這代表 Ethena 不僅驅動自身生態系,也為其他生態系播種。每個新合作夥伴都是飛輪效應加速的新齒輪。
這就是所謂的飛輪效應最終階段:在正確的戰場中,由理念一致的合作夥伴強化,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Ethena 正在構建的不只是協議,而是一個完整的經濟體系,每個推動因素都能循環回 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