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大規模關稅,引發與中國的重大貿易衝突。該措施自2018年起陸續升級,至2020年為止,最終影響總額達3,600億美元的商品。根據關稅調升時程,經濟壓力不斷加劇:
| 年份 | 措施 | 關稅稅率 |
|---|---|---|
| 2018 | 首次徵收關稅 | 不等 |
| 2019 | 大幅調升 | 最高25% |
| 2020 | 關稅達到高峰 | 多數商品為25% |
這些關稅措施屬於美國應對中美貿易失衡更大戰略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主打激進經濟手段推動地緣政治目標,這些措施影響層面廣泛,波及諸多產業與消費品。
3,600億美元的關稅規模占兩國貿易總額很大比例,突顯此次經濟手段的龐大規模。此政策成為美國歷屆政府貿易政策的重要轉折點,也引發中國反制措施,最終演變為全面貿易戰。關稅上路後,其影響延伸至全球供應鏈與國際經濟關係,深刻改變全球最大兩大經濟體的貿易與外交格局。
拜登總統對中美貿易關係採取高度平衡的策略。在積極緩和緊張氣氛的同時,政府也持續以策略性措施對中國施壓。這一策略體現在大致延續特朗普時期關稅政策,並對部分商品恢復豁免機制。拜登政府意在回應長期以來對中國貿易行為的疑慮,同時盡量避免貿易戰升級。
最新貿易數據反映出該策略的成效:
| 指標 | 2024年 | 2025年(預測) |
|---|---|---|
| 中美貿易總額 | 5,620億美元 | 5,890億美元 |
| 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 | 2,870億美元 | 2,760億美元 |
這些數據顯示貿易差距逐步縮小,反映拜登政策可能已產生效果。然而,政府仍面臨來自國內產業對關稅減免的壓力,同時也須在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市場准入等議題上維持強勢立場。
2023年11月,拜登與習近平於舊金山會面,展現美方對高層對話的重視。拜登稱此次會談為「最具建設性與成效的一次」,內容涵蓋人工智慧治理、防務等關鍵議題。這些外交互動與針對性經濟政策相結合,凸顯拜登對中戰略的多面向布局,旨在維護美國利益的同時,促使中美關係趨於穩定。
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對美國對中出口造成明顯衝擊,市占率明顯下降。數據顯示,2020至2021年間,美國對中出口減少10.7%,反映貿易格局出現重大變化。造成這一減幅的原因包括2018年實施的301條款關稅及隨之而來的貿易摩擦。
以下對比可更明確看出貿易格局變化:
| 國家/地區 | 對中出口增速(2020-2021) |
|---|---|
| 美國 | -10.7% |
| 歐盟 | +7% |
| 東協 | +13% |
數據顯示美國對中出口減少的同時,歐盟與東協國家出口中國卻持續增長,並逐步填補美國商品出口減少後留下的市場空缺。
特朗普政策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總體貿易額,農業、航太、科技等產業受波及尤為明顯。例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原欲推動美國農產品出口中國,但實際成果有限。貿易格局朝向歐洲及東南亞傾斜,顯示中國進口商積極尋找美國以外的替代供應來源。
美國對中出口市占率下滑,凸顯國際貿易關係的複雜性,以及保護主義政策可能帶來的意外後果,也提醒各界在制定貿易政策時需審慎權衡,以維持全球市場競爭力。
截至2025年10月22日,特朗普幣價格為0.002055美元。過去24小時下跌8.21%,一週累計下跌62.25%。
截至2025-10-22,超級特朗普幣價格為0.000128美元,24小時成交金額為86,598.99美元。
特朗普持有TRUMP代幣,並曾收到包括memecoin與ETH(以太坊)等多種加密貨幣捐贈。
可以,您可於支援的交易所將特朗普幣兌換成其他加密貨幣,之後再提領為法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