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广场用户们,广场使用界面全新升级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简洁、操作更流畅丝滑,还有多项贴心新功能上线,快来更新体验吧!你对新版界面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是哪一个?你发现了哪些惊喜或变化呢?发帖分享新版广场使用体验,瓜分 $10 分享奖励!
🎁 我们将精选 10 位幸运用户,每人奖励 $10 合约体验券!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标签发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风格体验、细节功能变化、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或优化建议等;
3⃣️ 帖子内容需至少 30 字,并且只带本活动标签;
广场界面焕新介绍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动截止时间:2025/10/26 18:00(UTC+8)
你的体验是我们持续优化的动力!赶快参与和大家分享吧!
太子集团陈志出入台湾逾 10 次!警政署长:FBI 已介入、北检侦办中
美国财政部对柬埔寨太子集团(Prince Group)为跨国犯罪组织实施制裁,名单包括 3 名台湾人及 9 间登记在台湾的公司,且被起诉追捕的太子集团董事长陈志,曾出入台湾至少 10 次以上。警政署长张荣表示,有透过 FBI 主动联系,并报请北检检察官指挥侦办中。
3 名台湾人、9 间台湾公司遭美制裁
美国财政部对柬埔寨太子集团实施制裁,名单中出现 3 名台湾人及 9 间登记在台湾的公司,这个发现引发台湾社会震惊。绿委黄捷在立院内政委员会质询时指出,近期美英联合起诉柬埔寨太子集团的陈志,但令她最惊讶的是,陈志至今出入台湾逾 10 次,且 9 间登记在台湾的公司、3 名台湾人都被列在制裁名单中,台湾有无收到相关国际情资?
这些台湾人和公司在太子集团网络中扮演什么角色?虽然具体名单和职能尚未完全公开,但美国 OFAC 的制裁名单通常包括直接参与犯罪活动的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中介、以及作为资金转移通道的空壳公司。9 间台湾公司可能被用于洗钱或资金转移,将诈骗所得从柬埔寨转移到台湾或其他地区。
3 名台湾人的涉案深度是关键问题。他们是太子集团的核心成员,还是仅提供技术或金融服务的外围人员?是主动参与犯罪,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这些问题需要台湾检调机关深入调查。若确认主动参与,将面临严重刑事责任;若仅是被利用,也需要承担监管疏失的责任。
台湾公司被列入 OFAC 制裁名单的后果极为严重。这意味着任何美国个人或实体都被禁止与这些公司进行交易,违反者将面临刑事起诉。更重要的是,国际金融机构为避免次级制裁风险,通常也会主动切断与被制裁目标的联系。这些台湾公司的银行帐户可能被冻结,跨境支付管道被切断,实际上等于被逐出国际金融体系。
对于台湾的市场形象和金融监管信誉,这是重大打击。国际社会可能质疑台湾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机制是否有效,为何允许如此多的公司和个人参与跨国犯罪网络。这种质疑可能影响台湾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地位,甚至影响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合作。
陈志 2022 年前至少 10 次入台无人发现
太子集团董事长陈志曾出入台湾至少 10 次以上,这个事实引发对台湾边境管制的严重质疑。张荣兴回应,从初步资料显示,陈志出入台湾大概是在 2022 年以前,之后就没被发现进入台湾。这个时间点值得注意,2022 年是太子集团开始受到国际关注的时期,陈志可能意识到风险而停止入台。
至少 10 次的出入境记录显示,陈志与台湾有密切联系。这些入境的目的是什么?可能包括会见台湾籍共犯、处理资金转移、或建立洗钱管道。若陈志每次入台都从事犯罪相关活动,而台湾执法机关毫无察觉,这暴露了严重的情报缺口。
为何陈志能够 10 次入台而不被发现?可能的原因包括:使用假身份或变造护照、透过第三国中转以规避追踪、台湾与柬埔寨之间缺乏即时情报共享机制、或陈志在 2022 年前尚未被国际执法机关列为重点监控对象。无论哪种原因,都反映了边境管制的漏洞。
绿委黄捷的质询直指核心:台湾有无收到相关国际情资?张荣兴的回应显示,此案是由美国司法部、财政部单方面发起起诉跟制裁作为,发起此作为前,并未要求台方提供相关资料。这种单方面行动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认为台湾可能泄密或配合度不足,选择秘密调查;二是案件进展极快,来不及进行国际协调就采取行动。
无论哪种解释,都显示台湾在这起跨国犯罪案件中处于被动地位。警政署透过 FBI 主动联系,并报请北检检察官指挥侦办中,这是事后补救措施,而非事前预防。若台湾与美国有更紧密的情报共享机制,可能在陈志入台时就将其逮捕,而非等到他逃离后才开始调查。
张荣兴承诺监控能力,但信心存疑
至于类似人物出入境台湾,有无办法在第一时间侦获?张荣兴说,应该没有问题,若对象是让警政署事先掌握的话,对于其出入境及入境后从事疑似非法活动,「我们有能力监控跟处理。」并允诺警政署一定会全力打诈。
这个回应的关键在于「事先掌握」这个前提。张荣兴强调,若警政署事先掌握目标,就有能力监控和处理。但问题正是在于「事先掌握」的情报来源。太子集团案显示,台湾在事前并未掌握陈志的犯罪情资,导致他能够 10 次自由出入而无人察觉。
台湾的边境管制系统理论上具备拦截能力。入境时的证照查验、生物识别、以及与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红色通缉令的比对,都是标准程序。然而,这些系统的有效性取决于情资的即时性和完整性。若国际执法机关未将某人列入通缉名单,或台湾未从其他国家获得预警情报,边境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
张荣兴允诺警政署一定会全力打诈,但这种承诺在陈志已逃离、损害已造成的情况下,难以完全挽回信任。立委和公众更关心的是,如何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台湾需要建立更主动的情报搜集机制,而非被动等待其他国家通报。与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柬埔寨的执法合作需要加强,因为该地区是跨国犯罪的温床。
美国与英国近日联手破获这起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诈骗案,查扣超过 140 亿美元比特币,并对太子集团创办人陈志提出电信诈欺与洗钱指控。这起案件不仅涉及跨国资金犯罪,还牵连强迫劳动与人口贩运,显示太子集团犯罪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