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关注加密/账户增长了

中级8/5/2025, 9:37:58 AM
美国政府发布了一份长达166页的报告,题为《Strengthening America’s Leadership in Digital Financial Technology》,阐述了加密行业的发展路径以及监管改革的整体蓝图。报告重点提出四大方向:一是建立统一的分类框架;二是推动银行与区块链的深度融合;三是加快稳定币的应用进程;四是强化对非法金融活动和税收问题的指导规范。

要点总结

  • 美国第 14178 号行政命令工作组今日发布 166 页报告,系统阐述美国如何率先抢占区块链行业先机,开启“加密黄金时代(Golden Age of Crypto)”。
  • 报告核心分为四大要点:(1)建立数字资产市场统一分类框架(Common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2)推进银行与区块链深度融合,(3)加速稳定币应用落地,(4)制定打击非法金融与加密税收的全新指引。
  • 现实中,传统金融机构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与区块链平台(如 Coinbase、Robinhood)展开深度合作,金融创新逐步从试点走向产业化落地。
  • 尽管美国等国已遥遥领先,韩国仍需更主动作为、保持开放心态——“认真学习、努力理解”成为跟上全球变革节奏的关键。只有抓紧时间理解、布局,才能避免被时代甩在后面。

欢迎加入“四大支柱(Four Pillars)”Telegram 群组,获取最新加密领域深度解读:

https://t.me/FourPillarsGlobal

1. 率先认可区块链潜力的国家正在加速领先

美国政府正主动拥抱区块链和数字资产新生态。2025 年 1 月 23 日,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第 14178 号行政命令“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科技领域领导力(Strengthen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Digital Financial Technology)”,首次明确监管标准,鼓励行业创新。根据该命令,跨部门工作组今日发布 166 页报告,详述美国如何带动区块链行业爆发,迈向“加密黄金时代(Golden Age of Crypto)”。

报告继承美国一贯技术创新传统,研判区块链及数字资产(加密货币)有能力颠覆金融体系和资产所有权结构。还特别指出,前政府推行的“压制行动 2.0(Operation Choke Point 2.0)”使合法加密企业被银行体系排除在外。展望未来,报告建议政府应转变思路,主动支持这些颠覆性技术相关的商业实践。

报告呼应第 14178 号行政命令精神,强调监管应“以明确且一致的规则促进创新”,吸引加密企业在美合规发展。同时,敦促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CFTC(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多部门协作,尽快建立明晰标准和通用分类体系,消除监管鸿沟。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细分业态,报告主张采用技术中立、灵活监管方式,确保创新活力不被传统规则所扼制。

来源: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科技领域领导力 – 白宫官网

香港同样迅速响应。2023 年 6 月,香港启用虚拟资产交易所牌照新规,对加密交易进行监管,并有限度向散户开放。2025 年 5 月,《亚洲最前沿稳定币法案(Stablecoin Act)》通过,为锚定法币的稳定币发行人设立自 8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的牌照要求。得益于“监管护航、创新共振”策略,香港有望加速区块链生态建设,成为亚洲数字资产重要枢纽。

2. 《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科技领域领导力(Strengthen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Digital Financial Technology)》报告核心解读

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对加密产业的政策立场发生根本变化。2025 年 6 月最新调查显示,72% 的加密投资者青睐总统的行业政策,超过五分之一美国公民已持有加密资产。投资者中,超过六成因政策友好倾向于大幅增加配置。机构侧同样积极——一项调研表明,83% 的机构投资者 2025 年计划提升对数字资产的投资比例。

数据直观反映出,友好的监管氛围为行业重启注入新活力。遵循“支持负责任创新与增长”总纲,报告多次强调,美国只有主动拥抱加密友好政策、完善监管框架,才能率先引领全球区块链新浪潮。

报告解读聚焦四大核心支柱,逐一分析如下。

2.1 数字资产市场亟需统一分类体系

本节直面美国数字资产法律界定及市场结构痛点。目前,加密货币界定标准模糊,究竟是证券还是商品,尚无明文标准,导致 SEC 与 CFTC 管辖权冲突、监管重叠、合规失序。报告直言,“没有统一分类体系,理解各异,令守规企业如履薄冰”。统一分类迫在眉睫。

例如,融资阶段的数字代币往往被认定为证券,后续若实现去中心化则可能脱离证券属性。缺乏动态标准致使项目方难以判断全生命周期的合规边界,承受巨大不确定风险。

基于此,报告力挺 2025 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数字资产市场明确法案(CLARITY Act, Digital Asset Market Clarity Act)”。法案明确将数字资产分为证券型与商品型,分别归属 SEC 与 CFTC 管辖,同时保障美国公民自主托管与点对点交易权,承认去中心化治理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价值。

报告肯定 CLARITY Act 是美国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构建的重要基础,但建议立法进程需重点完善“完全去中心化协议”的法律地位。立法建议参考如下核心判据:

  • 协议是否实际能操控用户资产;
  • 协议架构是否支持技术修改或升级;
  • 是否存在中心化运营人或治理主体;
  • 现有监管义务能否技术落地。

据此,真正去中心化的项目不应套用传统金融中介的监管逻辑,需另建弹性框架,既达成监管目标,又不压制创新活力。

报告呼吁尽快推动 CLARITY Act 落地,立法过程中,建议监管机构应用现有权限,持续提升市场参与方合规确定性。

2.2 银行业与区块链产业深度融合

本节专注银行体系与加密行业真正打通的政策建议。报告直指上一届政府“压制行动 2.0(Operation Choke Point 2.0)”试图切断加密企业银行账户是误判,反而逼迫市场走向监管灰色地带,带来系统性风险。

银行若拥抱区块链技术,则有望大幅提升效率与节省运营成本。比如,将分布式账本引入支付和结算,可实现全天候实时结算,彻底消除营业时间瓶颈与清算所附加成本。美国多家大行已在尝试自有美元稳定币或区块链债券结算平台。

本节主要建议如下:

  • 明确授权银行可开展加密相关业务,设立监管创新机制,为银行提供合规指引。
  • 优化银行牌照审批及美联储账户开立流程,支持新机构参与,不得无故阻挡银行服务加密客户。
  • 银行资本监管应基于实际风险,针对代币化资产等新敞口建立完善监管体系。

2.3 稳定币:数字美元创新工具,积极推动落地

本节聚焦稳定币在数字支付创新与巩固美元主导地位中的战略作用。稳定币锚定美元价值,成为加密生态中流通性最强的“数字现金”。

报告认为,大规模普及锚定美元的稳定币有望彻底升级美国支付基础设施,摆脱传统系统壁垒。无论国际汇款还是证券结算,若用稳定币替代传统方式,将大幅缩短清算周期、降低手续费,进一步强化美元国际影响力。目前,全球美元稳定币流通量已高达数百亿美元,占据加密交易主导地位。美国如要引领趋势,须优先建立清晰的联邦监管体系。

报告高度关注今年国会通过的“美国稳定币创新引导法案(GENIUS Act, 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该法案建立私人美元稳定币发行人经美联储审批监管的制度,明确禁止美联储研发 CBDC(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坚定支持由私营部门主导数字美元创新。报告称赞该案“将创新与合规并重的架构写入联邦法”,并强烈敦促财政部等部门全面高效落实。

此外,报告指出,制定稳定币监管体系同时,必须尽快解决相关税收归类难题。当前美国税法下,稳定币如何定性尚不明确,实际税务处理不一,不确定性极大。建议一旦联邦监管到位,税收规则也需同步完善。

核心主张可概括为:“积极推动稳定币作为数字美元创新工具,坚决反对 CBDC,守护美国自由与金融安全。”报告要求落实 GENIUS Act,并建议进一步完善法律以强化隐私和用户保护。

同时,美国应把握全球稳定币标准制定权,加速跨境支付领域的国际标准落地。

2.4 非法金融与税务监管指引亟需完善

本节解析如何应对数字资产领域产生的新型非法金融风险(如洗钱、恐怖融资与逃税等)。报告指出,“要实现创新与国家安全协调发展,应全面升级反洗钱体系”,并直陈现有政策漏洞。

加密资产兼具准匿名和全球流通特性,传统《银行保密法》(Bank Secrecy Act, BSA)及“转移规则(Travel Rule)”很难在新环境下实施。比如,犯罪分子可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或混币服务反复迂回洗钱,极大增加了监管追查难度。报告以 2022 年朝鲜黑客团伙滥用去中心化金融(DeFi)、勒索软件黑客索要加密赎金等实际案例,凸显反洗钱政策急需升级。

报告还特别警示,反洗钱/反恐措施不能被滥用为打压产业或行业的工具,否则将破坏市场公信力。所有监管仍需在阳光下运行,并制定明确指引,维护合规企业与个人权利。

最后,针对数字资产征税模糊地带,报告呼吁 IRS(美国国税局)和财政部应加快出台更明确、可执行的税收政策。并建议对小额加密交易设立免税门槛,方便用户开展日常支付。

3. 理解加密行业的人应更多更深入

来源:X(@glxyresearch)

各国与龙头企业争抢区块链赛道“不是追风而是提前谋局”。美国如 Messari、Delphi、Galaxy Research 及 rwa.xyz 等专业公司,长期为机构提供行业前瞻研报,助力数字资产战略布局。底层协议如 Ondo Finance、Morpho 提供链上金融安全方案,BitGo、Coinbase 则构建了机构参与加密市场的安全基建。

反观韩国,区块链与稳定币领域的产业认知与政策准备相对滞后。围绕稳定币的讨论仍多局限于 Terra 失败教训与可行性争论,始终聚焦能不能“发”,而不是“如何用”。实际上,全球稳定币早已展现丰富实用场景,推动落地更需政策保障和清晰监管。

由于区块链产业(尤其是稳定币)仍处早期阶段,确实暂时缺乏大规模落地成功案例。但正因如此,韩国等市场更应保持“认真学习、努力理解”的开放心态,从认知入手,抓住历史机遇。

4. 产业拼图正在快速成型

金融和区块链边界加速消融,头部企业跨界合作频现。典型案例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与 Coinbase 深度合作,银行信用卡积分可在 Coinbase Base 链兑换 USDC,账户可与平台直接对接,实现法币与加密资产的无缝转换。这是传统银行与加密交易所首次实现真正互联互通,体现主流金融机构已将数字资产纳入自身业务。

这一趋势已扩展至其他领域。Coinbase 携手 Morpho 深耕链上金融,用户可用 Coinbase 持有比特币作抵押,灵活借出 USDC 用于日常消费,实现资产持有与流动两不误,表明区块链金融创新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金融科技企业也积极推动区块链应用。例如,Robinhood 正打造自有 Layer-2(二层网络)区块链,将挂牌股票与私募股权上链流通,未来将兼容以太坊生态。金融科技平台正逐步发展为区块链资产发行与交易基础设施,突破传统资产流通与所有权的限制。

但韩国至今未见银行、交易所、金融科技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业态的实际整合或协作。韩国金融机构应积极试点私有区块链,获取一手实践经验。全球主流国家和金融集团已在加速区块链金融蓝图成型,若韩国再不作为,只能空谈理论,错失发展良机。

区块链落地确有难度,对其系统性影响持观望心态无可厚非,但若因不确定性迟疑或回避,必然被时代潮流甩在身后。金融变革已然启动,先行国家和机构正在加速前进。其他参与者唯有抓紧时机,尽早融入这股洪流。

当前正值产业拼图加速成型,需要全行业进一步深化对区块链的理解,推进应用落地。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载自 [FourPillarsFP],版权归原作者 [@xparadigms] 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为作者个人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
  3. 本译文由 Gate Learn 团队编译,未经许可禁止抄袭、改编或转载。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