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Cryptorank Dashboard 于 2025 年 10 月 9 日发布的数据,2025 年 9 月 Web3 行业共完成 100 笔融资,融资总额达 22 亿美元【1】。需注意,受统计口径差异影响,该金额与逐项相加后的融资总额(约 68.03 亿美元)存在一定出入,基于观察可能由于部分加密资产战略储备、私募及 IPO 类型融资未纳入统计所导致。为保持口径一致,本文统一采用 Cryptorank Dashboard 的原始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与 8 月的 114 笔、20.5 亿美元相比,9 月融资笔数环比下降 12.28%,但融资总额却环比上涨 7.3%。这种“量减价增”的现象主要源于几笔大额融资的集中拉动。例如,区块链支付公司 Fnality 在 C 轮融资中募集了 1.36 亿美元,同时种子轮项目平均单笔融资额显著提高,如链上交易所 Flying Tulip 在种子轮成功筹集了 2 亿美元,有力支撑了整体融资规模的增长。
从全年走势来看,融资高峰出现在 2025 年 3 月,总额高达 57.9 亿美元,主要由少数超大型交易驱动。随后 4–5 月短暂回落,但 6 月与 7 月再度反弹,形成年中第二波高峰(分别为 48.1 亿美元与 40.6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融资轮次数量的峰值出现在 2024 年 12 月,早于融资金额的高点,显示当时市场以中小额交易为主。
进入下半年,融资节奏明显放缓,但 8 月与 9 月均维持在 20 亿美元以上的稳定区间,显示资本对 Web3 创新的持续投入与基础性信心。整体来看,尽管融资规模经历波动,但 Web3 行业在过去一年中仍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风险资本。资本活跃度的持续存在表明,市场正从“高频高额的投机阶段”逐步过渡到“精选高质的稳健阶段”。资本开始聚焦于具备清晰商业模型与长期生态价值的项目,而非短期概念炒作,标志着行业正迈入成熟化与分化并行的新周期。
虽然部分通过传统资本渠道获取的大规模资金交易未被常规月度融资额统计纳入,但在 Cryptorank Fundraising Rounds 统计的 Top10 大额融资中,传统资本工具绝对主导了融资路径。【2】多数 Top10 大额融资主要通过 PIPE(私募股权)、IPO(首次公开募股)和 Post-IPO Debt(上市后债务) 等传统资本市场工具完成。这一结构性特征表明,Web3 领域的成熟项目正加速向传统金融体系靠拢,通过合规化路径吸引机构资金,标志着行业正迈入“深度融合与精细化配置”的资本新阶段。
从结构上看,9 月的 Top10 融资项目中 CeFi 赛道强势领跑,占据 7 个席位并贡献主要融资额,资本重心明显回归具备真实收益模型与合规潜力的中心化机构。更重要的是,自“公链资产化”成为新一轮战略主题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及新兴金融机构已明确表示将融资资金用于构建特定公链金库,成为项目获取大规模资金的重要方式。Forward Industries(16.5 亿美元)与 Helius Medical Technologies(5 亿美元)通过 PIPE 资金布局 Solana(SOL)生态金库,而 ETHZilla(3.5 亿美元)聚焦以太坊资产配置,显示主流公链代币正被纳入企业财务储备体系。与此同时,Figure(7.87 亿美元,IPO)与 StablecoinX(5.3 亿美元,PIPE)分别聚焦区块链金融服务与 Ethena 协议底层质押,进一步强化 CeFi 赛道的机构化与金融化趋势。
在 CeFi 之外,区块链服务与基础设施项目如 Rapyd、AlloyX 和 Fnality 也获得了大额融资,印证了支付与跨境结算赛道的热度持续上升。同时,DeFi 赛道出现了亮点:链上交易所 Flying Tulip 在种子轮即获得 2 亿美元的超高额投资,体现出资本对具备颠覆潜力的链上衍生品和结构化收益赛道的集中押注。
整体来看,9 月的 Top10 融资反映出 Web3 资本格局的深刻转型:传统资本正在主导大额融资结构,CeFi 成为主要入口,基础设施与支付系统稳健增长,DeFi 创新重新获得关注。资本布局逻辑已从单纯追逐创新转向兼顾合规性、可持续收益与生态战略协同。
根据 Cryptorank Dashboard 数据,2025 年 9 月 Web3 各赛道融资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双核驱动”特征——区块链服务(Blockchain Service)与 CeFi(中心化金融)成为主导力量。其中,区块链服务赛道以 8.89 亿美元的融资总额位居首位,强势超越长期领跑的 CeFi,显示出资本正加速流向能够为整个 Web3 生态提供底层支撑的技术平台、数据服务与解决方案类项目。这类“卖水人”角色被视为推动行业扩容与降本增效的关键。
CeFi 赛道则以 8.06 亿美元紧随其后,继续展现强劲的资金吸附能力。两大头部赛道合计融资超过 16 亿美元,充分体现出市场对金融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的双重战略性看好。
在应用层方面,DeFi(去中心化金融)表现相对稳健,以 2.98 亿美元融资位列第三。尽管整体热度回落,投资重心已从高风险叙事转向具备真实收益与稳健机制的项目,如链上衍生品、借贷及收益聚合协议等,显示资本对可持续金融创新的持续信心。
相比之下,Blockchain Infrastructure(区块链基础设施)融资约 7,095 万美元,表明底层创新仍在稳健推进;GameFi(5,886 万美元)与 Social(4,500 万美元)资金占比较低,反映应用层项目在资本收缩期面临更高筛选门槛;Chain 赛道仅获 3,140 万美元,新公链叙事显著降温。
总体来看,9 月融资数据清晰揭示出 Web3 资本配置逻辑的深化转向:资本正由高风险的应用端向稳健的服务与金融领域集中,形成“服务优先、金融为王”的新格局。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正在取代单一金融叙事,成为新一轮资本布局的核心高地。
根据 2025 年 9 月披露的 72 起 Web3 项目融资数据来看,中小额融资(300 万至 1,000 万美元区间)依旧是市场主流,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显示资本仍高度关注具备增长潜力的早期项目。100 万至 300 万美元区间的融资占比达 19.4%,较上月的 12.5% 明显提升,表明在资本趋紧的环境下,孵化型与种子轮项目依然具备韧性,投资者更倾向于支持拥有技术突破或明确应用场景的初创团队。相对而言,100 万美元以下的小额融资占比由上月的 15% 降至 9.7%,反映市场对“纯概念型”项目愈发谨慎。
在中后期融资方面,1,000 万至 5,000 万美元区间的项目占比保持稳定,资金主要流向具备成熟商业模式和生态协同效应的基础设施及金融服务赛道。值得注意的是,2,000 万至 5,000 万美元及 5,0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额融资占比双双上升,其中 5,00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虽仅占 8.3%,但贡献了显著的总融资额,凸显头部项目的强吸金效应与资本集中化趋势。
总体来看,9 月份 Web3 融资格局呈现出“两极分化与结构稳健并存”的特征:一端是资金持续流向具备潜在突破力的早期创新项目,另一端是资本集中支持已通过市场验证、具备清晰盈利路径的成熟企业;市场资本更加青睐那些具备长期护城河和规模化潜力的“准独角兽”项目。
根据 2025 年 9 月披露的 67 起 Web3 项目融资轮次数据,市场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种子轮主导数量和金额,中后期轮次高度精选”的特点。
种子轮数量与金额双高,资本高额押注早期创新:种子轮(Seed)是当月融资的核心阶段,项目数量占比约 38.6%,而融资金额占比更是高达 40%,在数量与金额上均遥遥领先。这种高集中度主要源于少数单笔超大额融资的拉动,例如链上交易所 Flying Tulip 在种子轮成功筹集了 2 亿美元。这表明资本依然倾向于布局早期具备潜力的项目,但正在精准筛选具有创新机制、真实收益模型或新叙事潜力的标的,敢于以高额资金锁定早期成长空间。
战略协同与中后期精选:战略轮(Strategic)融资保持强劲,项目数占比约 30%,反映出成熟项目与大型机构之间的生态协同加深,资本更多以战略投资的形式参与生态建设与纵向整合。与此前几个月 A/B 轮次金额占据主导的情况不同,本月 A 轮与 B 轮融资总额合计占比约为 24.1%,呈现“稳健承接”特征。但需注意,Series C 尽管项目数占比极低(1.4%),其高达 15.3% 的融资金额占比(如区块链支付公司 Fnality)充分体现了后期轮次资金单笔价值巨大的特点。
早期孵化趋于谨慎:相比之下,天使轮与 Pre-Seed 阶段的融资活动相对有限(融资项目数占比约 12.9%,但融资总额占比合计不到 2.5%),反映出早期孵化资金相对谨慎。市场逐步进入以商业验证为核心的精细化投资周期。
总体来看,9 月融资结构显示出 “早期集中、后期精选、战略协同” 的新格局:早期创新仍是资本的重点布局方向,但资金集中度提高;中后期融资更趋理性化,集中支持具备持续收益与生态协同能力的头部项目。这一趋势表明,Web3 市场正在从“资本试错期”过渡至“价值筛选期”,行业进入以质量和可持续增长为导向的新阶段。
根据 Cryptorank 于 2025 年 10 月 9 日发布的数据,9 月 Web3 投资活跃度最高的机构主要集中在 Coinbase Ventures、Mirana Ventures 与 Paradigm,投资项目数量领先其他机构,显示其在行业早期阶段的持续主导地位。其中 Coinbase Ventures 是本月投资项目数最活跃的机构,布局覆盖 Blockchain Service、CeFi、DeFi、Social 等多个赛道,展现出其系统化、生态化的投资策略;而 Mirana Ventures 与 Paradigm 则更聚焦于 区块链基础设施与 DeFi 协议,延续了以技术创新与金融衍生为核心的双轮驱动战略。
从赛道分布来看,DeFi 与 Blockchain Service 继续占据投资主流,表明市场关注点正从单一的金融创新转向结合服务层与收益层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相较之下,Social、GameFi 与 NFT 的融资占比较低,显示出在资本收紧的环境下,应用层项目正面临更高的商业验证与用户增长门槛。
总体而言,9 月份的机构投资版图揭示出资本配置正从“投叙事”向“投结构”转变——顶级机构加码基础设施与服务类赛道,中型机构聚焦生态衔接与应用创新,整个市场的投资逻辑正迈向成熟与差异化阶段。
简介:Flying Tulip 是一个链上交易所,提供现货交易、永续合约、借贷、期权和结构化收益等功能。该平台将自动做市商 (AMM) 与订单簿相结合,支持波动率调整型借贷,并支持跨链存款,以实现统一的 DeFi 交易。【3】
9 月 30 日,Flying Tulip 完成 2 亿美元私募种子轮融资,对应代币 FDV 达 10 亿美元;目前计划通过公开发售其 FT 代币,以 10 亿美元的估值再筹集 8 亿美元。【4】
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Brevan Howard Digital、CoinFund、DWF Labs、FalconX、Hypersphere、Lemniscap、Nascent、Republic Digital、Selini、Sigil Fund、Susquehanna Crypto、Tioga Capital 、Virtuals Protocol 等。
亮点:
简介:Aria 是一个构建于 Story 公链之上的 IP 资产代币化平台,致力于将音乐、艺术、影视等知识产权转化为可流通、可交易的链上资产。项目由 Aria Protocol Labs Inc. 与 Aria Foundation 共同推进,旨在以区块链技术解决传统 IP 市场长期存在的流动性不足与价值定价不透明 等痛点。【5】
9 月 3 日,Aria 宣布完成 1,500 万美元种子及战略轮融资,最新估值达 5,000 万美元。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 拓展艺术、影视等新型 IP 类别,加速其 IP 资产化生态的全球落地。【6】
投资机构:Polychain Capital 、 Neoclassic Capital 、 Story Protocol Foundation 等。
亮点:
简介:Wildcat Labs 是一个以太坊借贷协议,允许借款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其进行参数化,部署不足额抵押的信贷额度。贷款人受益于新颖的利率和提款机制。【7】
9 月 5 日,Wildcat Labs 宣布已在由 Robot Ventures 领投的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 350 万美元,以帮助扩大链上抵押信贷的采用。【8】
投资机构:Robot Ventures 、Triton Capital、Polygon Ventures、Safe Foundation、Hyperithm、Hermeneutic Investments 、 Kronos Research 等。
亮点:
简介:Share 是一款基于 Solana、Base 和以太坊的链上社交交易移动应用。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展示个人交易、关注任意钱包、浏览实时图表,并直接与链上钱包进行交互与交易,打通“社交 + 交易”的一体化体验。【9】
9 月 25 日,Genie 创始人 Scott Gray 宣布推出社交交易应用 Share,并完成 500 万美元融资。【10】
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Coinbase Ventures、Collab+Currency、Palm Tree Crypto 等。
亮点:
简介:Titan 是一个基于 Solana 构建的下一代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聚合器,致力于通过智能聚合流动性、优化交易执行与强化安全机制,为用户提供更高效、透明的交易体验。它将多个主流 DEX 聚合器整合至同一平台,实时比较报价并自动路由最佳交易路径,从而确保用户始终以最优价格完成交易。【11】
9 月 19 日,Titan 宣布完成 7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Galaxy Ventures 领投。此次融资将加速 Titan 构建面向互联网资本市场的综合门户。【12】
投资机构:Galaxy Ventures、Frictionless、Mirana、Ergonia、Auros、Susquehanna 等。
亮点:
2025 年 9 月,Web3 行业融资总额达 22 亿美元,共完成 100 笔交易,呈现出“量减价增”的结构性特征。CeFi 与区块链服务以“双核驱动”的姿态主导资本流向,资金在具备真实收益模型的金融机构与底层技术支撑之间形成新的平衡。同时,PIPE、IPO、Post-IPO Debt 等传统金融工具的频繁出现,也预示着 Web3 正加速与传统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合规化融资路径日趋成熟。
在融资结构方面,市场逻辑体现为“早期集中、高额押注,后期精选、稳健布局”。种子轮以最高项目数(约 38.6%)和 40% 的融资金额占比居首,显示资本愿意对 Flying Tulip 等少数具颠覆潜力的早期项目进行高额投入。
重点创新项目集中于解决行业核心痛点与推动可持续增长:
总体而言,9 月的融资格局反映出 Web3 资本逻辑的深刻转型——从追逐概念转向构建结构化价值,从短期投机转向长期建设。资金正重新聚焦“信任、收益与合规”三大主线。随着 CeFi 机构化、区块链服务平台化与 DeFi 精细化趋势持续深化,Web3 正步入一个由传统金融共建、真实收益驱动的新资本周期。
参考资料:
Gate 研究院是一个全面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研究平台,为读者提供深度内容,包括技术分析、热点洞察、市场回顾、行业研究、趋势预测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免责声明
加密货币市场投资涉及高风险,建议用户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进行独立研究并充分了解所购买资产和产品的性质。 Gate 不对此类投资决策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