Ця сторінка може містити контент третіх осіб, який надається виключно в інформаційних цілях (не в якості запевнень/гарантій) і не повинен розглядатися як схвалення його поглядів компанією Gate, а також як фінансова або професійна консультація. Див. Застереження для отримання детальної інформації.
Батько засновника Ethereum: криптовалюція може покінчити з цензурою, Web3 входить у еру масового прийняття
你知道嗎?Vitalik Buterin的父親Dmitry其實是一個低調的哲學愛好者——現在半退休狀態,卻在加密生態中做天使投資和項目指導。最近他接受採訪時聊了些有趣的觀點:關於烏克蘭戰爭、去中心化的力量,以及為什麼說現在的加密項目還在瞎摸索。
烏克蘭已籌集超過1億美元加密捐款,DeFi正在做歷史該做的事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政府通過加密貨幣直接籌集了超過1億美元的軍事和民用資金——完全繞過了傳統金融的官僚層級。Dmitry認為這不僅是數字,更是去中心化金融在解決真實人類問題的第一次大規模驗證。
他的邏輯是這樣的:中央系統(銀行、政府)正在暴露自己的弱點——他們可以凍結帳戶、審查交易、濫用權力。而加密在這個時刻成了那些被壓制、被切斷金融渠道的普通人的救命稻草。即便俄羅斯政府試圖用加密繞過制裁,追蹤大額資金流動也遠比追蹤小額交易更有效——與其搞"一刀切",不如建立透明機制。
“Web 3已經進入大眾採用時代,但我們還在設計階段犯錯”
有趣的是,Dmitry對現有加密項目的評價並不客氣。他點名Solana"很高效很便宜",但在去中心化程度上沒什麼印象"。他認為真正的機會在於:
第一,解決用戶體驗問題
大多數現在的加密錢包太泛泛而談。一個NFT收藏家可能想要專屬的收藏錢包,一個日常交易者想要交易優化界面。但目前大多數項目是由技術極客設計的,沒怎麼考慮"用戶旅程"。
第二,聚焦真實的人類問題
最賺錢的項目(無用NFT、失敗的DAO)不一定是世界需要的。他和兒子Vitalik的看法一致:技術應該解決審查、隱私、自主權這類根本性問題,而不是追逐風口。
中本聰打開的那扇門,已經不可能再關上了
有人問:加密根本是紙上談兵,現實中法律和文化系統會讓它無法使用啊?
Dmitry的回答值得琢磨:“這不是痴心妄想。真正的問題是,聰明的技術人才總是沉迷於技術複雜性本身,忽視了’最後一英里’——人的問題。”
比如加拿大抗議者凍結帳戶事件、烏克蘭籌款、中国的言論審查……這些都證明了一點:人們正在學會不相信中央系統。從比特幣開始的"自己保管自己的錢"這個進程是不可逆的,儘管學習成本陡峭(丟了私鑰沒人能救你)。
番外:Vitalik小時候就是個數字天才
有記者八卦問Dmitry:“Vitalik第一句話是什麼?”
他回答得挺逗:Vitalik其實說話比較晚,但4歲時給他一台舊IBM電腦,他立馬學會了用Excel——數字才是他的第一語言。這解釋了為什麼他後來能設計出Ethereum這樣的系統。
核心觀點梳理:烏克蘭戰爭正在變成加密大規模應用的分水嶺。不是因為"去中心化很酷",而是因為它解決了中央系統正在失效的現實問題。現階段的機會不在更快更便宜的區塊鏈,而在讓普通人真的能用、真的想用的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