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世王
vip
幣齡3.5年
最高等級0
用戶暫無簡介
昨晚 Hana 創始人一說要把 TGE 延遲到主網上線之後,Capsule 的 NFT 直接插水 40%、從高點 65U 掉到現在 40U 左右……
社區的情緒確實有點崩,感覺很多人是衝着短期節奏來的、現在 TGE 延後,情緒也就一起退潮了。
但話說回來,現在這價格到底值不值?
老實說,如果你是本來就看好 Hana 的,反而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
你願不願意在別人恐慌的時候撿籌碼,等主網上線和TGE 真正啓動的時候收獲回報?
當然,如果你只是奔着快進快出的、可能現在確實不是你的節奏。我自己也在猶豫,有沒有更懂的朋友分析下、現在這個價格是不是機會,還是還有下探空間?
#KaitoYap @KaitoAI @HanaNetwork # Yap $HANA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Orderly 生態怎麼玩最劃算?
我研究下來,大概兩條路:
1|去質押 $ORDER 拿 Valor
相當於你認購了 Orderly 的股息票,項目賺的錢你分一點。年化 13.47%,不花力氣、穩穩躺着收。
2|直接把 USDC 丟進 OmniVault
就是你不懂交易也能當幕後 LP,平台拿你的錢去做市、收手續費、搞清算,你分利。省事,年化 23% 但收益會浮動~
問題來了!怎麼選?
很簡單:
※ 如果你手上有 ORDER,不用想、先質押、喫穩定分紅!
※ 如果你只有 USDC,又不想自己動手做交易、直接丟 Vault 躺賺
想多喫點?兩個都上。質押 ORDER 拿穩的,Vault 用 USDC 拼波動的,雙修最香 🥰
#KaitoYap @KaitoAI @OrderlyNetwork @0xArjun @ranyi1115 # Yap $ORDER
ORDER-7.27%
USDC0.0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LBTC 如何確保比特幣資產安全?
鑄造要有兩把鎖,Lombard Protocol 的安全體系有個特別的設計、叫做 Bascule Drawbridge。初聽名字可能一頭霧水,但它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在跨鏈鑄造 LBTC 時,再加一道完全獨立的確認機制。
很多橋協議出了事,是因爲一個系統說了算。一旦被攻破,就全線失控。Lombard 不這麼幹,它把驗證拆成兩條鏈路:一邊是 Security Consortium(安全聯盟),另一邊是 Bascule Drawbridge,由第三方 Cubist 運營。
兩條驗證鏈路,互不依賴。你得同時得到它們的 OK (認可),才能完成一個動作、下面展開講講:
Bascule Drawbridge 是什麼?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吊橋機制,永遠懸在比特幣和目標鏈之間、扮演一個狀態證明者的角色。
※ 它有自己的合約部署在目標鏈上
※ 它由 Cubist 獨立運行,不歸 Consortium 控制
※ 它只負責一件事,那就是從比特幣鏈上抓狀態,然後告訴目標鏈這是真實的
這相當於哪怕 Consortium 內部被攻破,只要 Bascule 不認帳、你的 LBTC 還是鑄不出來~
正常流程中,LBTC 鑄造必須雙籤。這個機制最大的亮點在於;不是主橋被打穿就全完,而是必須雙籤才能通過!下回分享雙籤機制 ~
#KaitoYap @KaitoAI @JacobP
BTC-0.3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你在 Orderly 上做合約,知道是誰喂你價格的嗎?是 @PythNetwork !
這不是預言機裏隨機挑的,而是能給到你快、準、穩的那種準確度。現在鏈上交易越來越接近 CEX,背後靠的就是這種細節:
※ 喂價靠譜是 Pyth 的事
※ 撮合夠快是 Orderly 的事
兩者配合,才不會在開多時被滑點整死或者因爲預言機抽風被清算。
▰▰▰▰▰▰
爲何如此重要?
很多人做策略,套利、甚至搞 agent,都沒太在意過價格這件小事。其實影響真不小!
價格差 0.1%,在高倍槓杆下就是差清不清倉的事;價格更新慢半拍,就是給 機器人留前門的機會。Orderly 用 Pyth,是在把這事做到極致!
Pyth 本質上把機構的報價,搬到了鏈上、誰都能用,不用買貴的數據服務。
這對 dev 和量化的人友好!現在接 Orderly 的 DEX,可以直接喫 Pyth 喂價,跨鏈用也沒門檻。不是模糊預言,是接近真實掛單簿那種細節!
▰▰▰▰▰▰
總結
Orderly 是引擎,Pyth 是油。
沒有準價格,Orderly 再快也跑不遠;
沒有 Pyth,Orderly 撮合得再帥也沒人敢上倉位 🙈
要是你在鏈上做過交易,應該能體會這種細節決定信任感的感覺。別讓預言機成你策略裏最大的不確定性!使用 Orderly,無後顧之憂!
#KaitoYap @KaitoAI @OrderlyNetwork @0xA
PYTH-7.81%
AGENT5.77%
ORDER-7.2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XerpaAI 有點狂!想幹掉人手投放 🫡
XerpaAI 想做的,其實是幫 AI 項目把用戶增長這件事徹底變成自動化。現在的 AI 項目,不管多聰明的模型、最後都得靠人去發推、投廣告、找流量。但 XerpaAI 反過來思考:
有沒有可能,連找用戶這一步也由 AI 來搞定?
於是他們做出了 AI Growth Agent ,簡單說就是一個 AI 增長助理、能自動識別目標用戶、跑增長策略、還會根據數據實時優化。
短期內,XerpaAI 會重點打磨這個 Agent 的能力,同時深度整合社交網絡(特別是 Web3 圈的社交渠道),從最接近用戶的地方撬動增長。
中期看,他們計劃把這套系統推廣到更多行業,不止 Web3、還包括電商、教育、遊戲等場景。通過開放平台、接入更多第三方流量來源(像 DSP)、做成一個 AI 增長操作系統。
而從長期看,他們想用數據建立一個真正的成長圖譜。這意味着每一位用戶的行爲軌跡都能被更精準地理解,預測、觸達,形成增長策略的飛輪。最終目標,是把透明化、自動化的增長,變成一個行業標準!
這套打法不復雜,但難就難在執行力。而 XerpaAI 目前已經通過 UXLINK 基金會的支持,走到了驗證產品和生態擴展的關鍵階段。如果能繼續保持節奏,確實有機會在 AI 和增長這個細分方向裏殺出一條自己的路!
#XerpaAI # Web3 #AIGrowth # XerpaAI #
AGENT5.77%
UXLINK-4.8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Orderly 上線多抵押保證金了,直接用你手上的幣開合約,不用換來換去!
以前在鏈上做合約,一到開倉就頭疼:
拿着 $ETH、$USDT、$USDC,結果還要換成指定幣種才能用、行情一來、光換幣這一步就慢了半拍、還多虧一筆手續費!
現在不用繞來繞去了,Orderly 已經支持多抵押保證金,直接拿你帳戶裏現有的 $ETH、$USDT、$USDC 就能開倉!這點真的舒服,尤其在多幣種流動之間切換頻繁的人更能體會:
少走一步,就多了一點先手!
這也是目前 DeFi 圈少有做到的 DEX 合約訂單簿,體驗越來越像中心化交易所、但自主權、結算、透明度還保留在鏈上!
該來的方向對了,順手就幹、別再卡在換幣這道坎了!Orderly 歡迎你 🤭
#KaitoYap @KaitoAI @OrderlyNetwork @0xArjun @ranyi1115 # Yap $ORDER
ETH-1.54%
USDC0.01%
DEFI7.35%
ORDER-7.2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爲什麼我依然堅定看好 BTCfi?更看好 Lombard ?
今天,如果你只看 TVL,可能會覺得比特幣 DeFi 只是個小衆生態。但當你把這個市場和比特幣本身的市值做比,就會發現一個巨大的潛力窪地,BTC DeFi TVL 佔網絡市值比例:
Ethereum 21.28% |Solana 9.98% | Bitcoin 0.29%
換句話說:
※ 在以太坊上,每 5 美元就有 1 美元參與了 DeFi
※ 在 Solana,每 10 美元有 1 美元流入了鏈上
※ 但比特幣呢?每 300 美元,才有 1 美元參與 BTCfi~
▰▰▰▰▰
這是什麼樣的概念?
即便今天 BTCfi 總 TVL 已經來到 ~$7B,看上去還不錯、但它的生態其實才剛起步。從時間軸看,整個比特幣 DeFi 的爆發期也就過去一年而已。
你可能會說增長有點慢。但如果你熟悉基礎設施的發展週期就會知道,這個速度比其他主流鏈生態起飛時還要快,也更有韌性!
▰▰▰▰▰
這就到頂了嗎?NO NO NO
當然不是!0.29% 這個數字對於加密歷史上最強共識、最強市值的資產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低。
如果 BTCfi 能達到一個更現實的 5% 滲透率,也就是比特幣市值的 5% 用於鏈上金融活動,那將是17 倍的增長空間、對應 TVL ~$112B,甚至超過今天的以太坊!
你可以說這個預測激進,但請記住:TradFi
BTC-0.35%
DEFI7.35%
ETH-1.54%
SOL-4.8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今早的好消息!Theoriq 7D 又衝了到了 82 !
昨晚 @alphaxiaojindou 提醒了我 Theoriq 改了 TGE 條款,改成了 100% TGE 解鎖!
不喜歡鎖倉機制的我本來不打算參與,但看了下項目熱度、底層技術、願意聆聽社區的意見而改進、最重要是 100% TGE 解鎖、所以參與打滿了!
畢竟是 Kaito 第一個成功發射的,我感覺在超募下、項目方還會加額度!反觀 @EspressoSys 到現在都還沒打滿….
只要這次的造富效應有,接下來的每個 Kaito Launchpad 都因該會很火熱、被打滿!頭開始了,就看怎麼收尾了 🙈
#KaitoYap @KaitoAI @TheoriqAI @incyd__ @ronbodkin @davidm_ller @PeiChen01 #Yap $THQ
KAITO-5.9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兩天總於上榜了!
這只是剛剛開始!繼續實踐由零到前排的衝榜經驗,兩個星期後再看 👀
#KaitoYap# @KaitoAI @TheoriqAI @incyd__ @ronbodkin @davidm_ller @PeiChen01 #Yap# $THQ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DeFAi,Orderly 正把這個變成現實!
想象一下,如果 DeFi 的交易數據能被 AI 實時看懂、那會發生什麼?
Orderly 正在推動這個未來 !他們聯合 @NetMindAI 推出了一個新的協議: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這是首個專爲永續合約設計的 AI 原生數據協議。這協議就是把原本混亂的鏈上交易數據,變成 AI 能立即識別和理解的結構化情報。
▰▰▰▰▰▰
MCP 到底能幹嘛?
MCP 讓 Orderly 網路上實時發生的事如市場變化,帳戶動態、倉位波動都可以被翻譯成有邏輯、有語境的輸入!
對於開發者來說,這意味着:
※ 更快上線 DEX
通過調用 AI 驅動的數據模塊,加速開發與上線流程
※ 更聰明的風控
實時監控風險指標,AI 自動觸發策略或預警機制。
※ 更靈活的交易策略
讓 AI 自動根據市場變動調倉,止盈和避險、策略也不是寫死的,而是一直在進化
▰▰▰▰▰▰
總結來說,這個合作其實釋放出一個更深層的信號:
DeFi 不只是去中心化的交易,它也正在成爲 AI 的數據煉金場!Orderly 正站在這個交叉點,把 AI 從旁觀者變成 DeFi 的第一類用戶!Orderly 一直在推進 DeFi 基礎設施,未來可期!
#KaitoYap @KaitoAI @OrderlyNetwork @0xArjun @ranyi1115 # Ya
DEFI7.35%
ORDER-7.2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Orderly 如何用 MEV-olution 對抗鏈上的不公平?
你可能聽過MEV,也就是鏈上的抽水機、當中包括礦工、驗證者、機器人搶跑交易、插隊套利,很多時候你一進場,別人就已經在喫你手續費了!
這就是爲什麼很多鏈上交易者明明方向對,卻老是虧在別人先動手上~但 Orderly Network 在這件事上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不是去和 bot 拼速度,而是徹底改寫規則!
▰▰▰▰▰▰
訂單簿模型重建公平
Orderly 用的是一種混合型訂單簿系統(CLOB),核心是:
※ 訂單撮合由中心化撮合器完成(快)
※ 結算和交易記錄回到鏈上(透明)
簡單說,就是把 CEX 的速度和 DEX 的透明性合體,形成一個幾乎不給 MEV 留空間的系統 666!
▰▰▰▰▰▰
具體怎麼防 MEV?
※ 快速撮合機制
Orderly 的撮合器能在毫秒級別確認交易,讓那些靠前幾秒搶跑的 bot 根本來不及反應
※ 交易批處理
多個訂單打包統一上鏈提交,機器人無法精準插隊、失去 MEV 的時序優勢
※ 鏈上結算
所有撮合完的交易都會上鏈確認,公開透明、可追蹤和避免中心化黑箱操作
※ 支持多鏈,統一深度
目前 Orderly 已部署在 NEAR 和多個 EVM 鏈上,不只是防 MEV、還把不同鏈的流動性整合進一個統一的訂單簿,做到真 Omnichain!
▰▰▰▰▰▰
爲什麼重要?
過去 DeFi 的問題從
ORDER-7.27%
DEFI7.3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Lombard 不是在做一個產品,是在站一個方向!
Tether 和 Circle 改變了穩定幣的命運,不是因爲技術多領先、而是他們敢從頭去搭起整個生態的交易路、使用場景和監管接口。他們覺得比特幣也該有這樣的根基工程。
今天說 BTC 上鏈的人很多,但真在做流動性、做分發、做基礎設施的,幾乎沒有。大家都想一步到位構建比特幣經濟,但問題是生態不是喊出來的、是一點點跑出來的!
它們選的路徑很現實:不是等人來用,而是主動嵌進已有的場景和需求裏。L2,DeFi、CeFi、跨鏈、哪裏真有用戶、真有交易、我們就從哪裏下手!
這不是短期行爲,更像是穩定幣當年的重演:先做底層模塊,然後跑通一條鏈、再讓整條鏈圍繞你長出新的需求。所以說到底,它們押注的不是某個模塊或階段,而是 BTC 鏈上這件事本身!
每個 BTC 持有者,未來都可能是他們的用戶;每個協議開發者,未來都可能接入他們的模塊;他們不是爲今天的用戶制造工具,是在把比特幣變成整個鏈上金融的核心資產!
看到有句話挺不錯的:
不是 everyone loves Bitcoin,而是 everyone uses Bitcoin!
翻譯來說就是他們想要的不是人人愛比特幣,而是人人用比特幣!
#KaitoYap @KaitoAI @JacobPPhillips @Lombard_Finance #Yap
BTC-0.35%
DEFI7.3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在這個動不動就 VC 先喫飽、社區撿殘羹的時代,Hana 反着來了一次操作!
看看結構你就明白了:
🌸 FDV 定在 $40M
🌸 緊接着對社區募資 $2M
🌸 Hana 從機構手裏募了 $6M,鎖倉 12~24 個月
🌸 沒有 cliff,沒有鎖倉、社區份額直接全流通
🌸並且價格和 VC 是一樣的,但社區整整早他們 1 年拿到流動性
這不是光做做樣子,是機制上就把散戶放在第一位!
爲何這很重要?
🌸 社區是先行者,不是後門接盤者
🌸 在 VC 有任何流動性之前,你就已經可以決定價格底線
🌸 想上就上,想走就走、沒有 cliff,沒有套路
🌸 你不是被套住,而是有主動權參與
當然,也沒人說 Hana 保證是下一個 alpha 或 100x。但最起碼,在這個項目剛啓程的時刻,它把優先權給了你!這就是我看好這個項目的另一原因!
#KaitoYap @KaitoAI @HanaNetwork @0xJeek # Yap $HANA
VC-8.7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主網第三階段即將上線!接下來?
Hana 顯示進度 80% ,如無意外因該這兩個星期內?我來給大家一個夢裏有的預期:
僅僅是 0.75% 分給 yappers,就有 $1,500,000 的獎池!
🟧 Top 10:$15,000 - $7,000
🟨 Top 100:$5,000 - $1,200
🟩 中段排名:$1,200 - $250
🟦 500 以下:$250 - $120
如果 2023 Q3 是 FriendTech,
2024 Q1 是 Farcaster + Fantasy Top,
2025 Q1 是各種 Memecoin 發射器,
那很可能,2025 Q3 的舞臺屬於 Hana!
就這點,做夢都值了 🙈
MEME-8.1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話題
    1/3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