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J 是 Polyhedra Network 發行的生態原生代幣,專注於 Web 3.0 領域中具前瞻性的跨鏈零知識證明技術。該項目主打三大核心場景:zkBridge 跨鏈橋、zkDID 身分認證以及 zkLightClient 輕量級數據驗證,透過零知識技術,ZKJ 助力解決區塊鏈間的互操作性問題,強化身分驗證安全性,並支持高效輕量的鏈下資料驗證。
Polyhedra Network 受多家頂尖機構投資,包括 Binance Labs、Polychain Capital 及 Animoca Brands,這些支持幫助其在跨鏈隱私保護和資產流通性能方面建立競爭優勢。ZKJ 代幣在生態中既用於支付交易燃料費,也可擔任跨鏈資產驗證時的抵押工具與獎勵。
從 2024 年末起,ZKJ 在幣安 Alpha 平台開啓冷啓動,憑藉流動性高、滑點低的特性,迅速吸引了大量 Alpha 用戶,其發行總量約 10 億枚。在代幣經濟上,ZKJ 的有限解鎖策略一度支撐價格表現,但也造成市場對其安全性的誤判。
幣安 Alpha 平台推出的積分制激勵用戶完成合約及現貨交易、提供流動性,以獲得新項目的空投參與權。ZKJ 與另一代幣 KOGE 由於交易成本低、價格波動小,成爲大量刷量套利的首選。這對活躍交易量貢獻巨大,卻掩蓋了其集中度高、風險潛伏的本質。此類策略在短期內雖創造流動性假象,卻成爲大戶套利及操控價格的溫牀。
2025 年 6 月 15 日晚間,ZKJ 價格從約 1.946 美元暴跌至 0.3767 美元,跌幅超過 80%,同時 KOGE 價格也大幅下挫。當晚爆倉超過 1 億美元,其中 ZKJ 多單爆倉接近 9440 萬美元,成爲加密市場重大黑天鵝。
鏈上數據顯示,關鍵地址在閃崩前陸續抽離數百萬美元流動性,並在換幣通道中釋放大量賣壓,配合有序拋售步驟打壓價格。此外,KOGE 背後團隊 48Club 明確表示無鎖倉及不保證不賣出,進一步加劇市場恐慌。這形成典型的“負向螺旋”:抽離流動性 → 市場恐慌 → 投資者拋售 → LP 大量撤資 → 價格閃崩。
此次事件警示參與幣安 Alpha 及類似生態的投資者,刷量套利雖短期獲利,但潛藏高風險,可能成爲操盤者出貨的流動性掩護。盡管 ZKJ 項目技術實力仍具潛力,然而代幣設計在極端狀況下脆弱性顯現,尤其隨著大量即將解鎖的代幣壓力,市場情緒仍較爲謹慎。一般投資者應當增強對流動性風險和價格操控的警覺,避免盲目參與刷量活動,並理性審視 Web 3.0 生態中潛在的風險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