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实际上都在不停地用金钱换取时间。
今天我给外卖小哥多付了20元小费,让他20分钟内把餐送到我手上。这不过是用金钱换时间的直白例子——我宁愿多花点钱,也不想饿着肚子多等一刻。
在一线城市,住房的选择就是时间与金钱的博弈。离大公司近,步行5-10分钟的房子,月租高达8000元;地铁30分钟车程的,月租5000元;而耗时1小时地铁通勤的房子,月租仅2000元。你付的每一分租金,买的都是通勤时间的缩短,是每天能多睡几分钟、多喘口气的机会。
吃饭也是如此。你步行到附近餐馆,点一份50元的菜,来回得花30分钟;叫外卖,算上配送费得57元,却能省下这半小时,让外卖员替你“消耗”路上的时间。或者,你花50元打车去市中心的高档餐厅,10分钟到,吃一顿2000元的晚餐;也可以选择在家附近的小店,步行5分钟,20元兰州牛肉拉面解决一餐。金钱的多寡,决定了你能用多少时间享受生活。
工作上亦然。你可以花3000元报读一门在线课程,省下跑去培训机构的通勤时间,在家就能学;也可以选择免费的公开课,但得花更多时间自己整理资料、摸索路径。甚至在职场上,你愿意花钱请专业团队做数据分析,几天出结果;而不花钱,自己埋头苦干,可能耗费数周。
再看生活细节:花2000元买个自动扫地机器人,你每周能省下2小时的打扫时间;花20000元买台高性能电脑,打开软件快几秒,处理任务省几分钟,积少成多。花500元请个小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