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量子初创公司IQM达成独角兽地位,融资$320M

我怀着敬畏和怀疑的心情观看了IQM,这家芬兰量子计算初创公司,刚刚完成了可能是量子领域最大的融资——一轮高达$320M 的B轮融资,使其估值超过10亿。突然间,他们变成了独角兽,大家又开始谈论量子。

他们的公告推特可预测地充满自我祝贺:“最新消息:IQM在量子领域筹集了最大的B轮融资!🔥 📢” - 还带着过多的表情符号,让我想知道量子计算是否能解决企业社交媒体尴尬的问题。

由Ten Eleven Ventures主导的融资超出了预期,投资者急于支持他们希望在量子竞赛中可能成为获胜者的项目。但我见过这个电影——巨额融资并不总是能转化为技术突破。

IQM计划在扩大数据中心和全球芯片组装的同时进军美国市场。他们还在芬兰投资芯片制造,并资助容错量子计算的研究。该公司已经发布了Spark,一款用于大学研究的5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并声称其计算能力可达150量子比特。

芬兰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定位为量子中心,IQM与VTT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为该国量子战略的一部分。但一家芬兰初创公司真的能与投入数十亿进行量子研究的科技巨头竞争吗?

融资激增源于谷歌的实验性突破,2025年第一季度该领域筹集了超过12.5亿美金。总部位于英国的Quantinuum此前筹集了5.94亿美金,而法国公司Alice&Bob在今年早些时候获得了$100M 。

让我感到紧张的是这些机器破坏加密的潜力。加密世界应该密切关注——量子计算机理论上可以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可能会威胁到钱包安全和加密协议。

领投本轮的Ten Eleven Ventures此前支持过Valid Network和Hypernative等加密安全项目。他们转向量子技术表明,他们意识到当前加密方法的危机。

IQM是否能够兑现其承诺,或者是否会成为另一个资金过剩的科技失望,尚待观察。量子竞赛正在加剧,但我并不相信赢家会是那个筹集到最多资金的人。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