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奖转不停!Gate 广场第 1️⃣ 3️⃣ 期秋季成长值抽奖大狂欢开启!
总奖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周边、大额合约体验券等你来抽!
立即抽奖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攒成长值,解锁更多抽奖机会?
1️⃣ 进入【广场】,点头像旁标识进入【社区中心】
2️⃣ 完成发帖、评论、点赞、社群发言等日常任务,成长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气再差也不亏,手气爆棚就能抱走大奖,赶紧试试手气!
详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虚拟资产:香港金融的新玩法,真有那么美好?
香港计划推出第二份虚拟资产政策宣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署理局长陈浩濂正在大力宣传这件事。说什么要结合香港传统金融优势与虚拟资产技术创新,听起来多么高大上啊!
但我不禁想问:这些所谓的「政策宣言」到底能带来什么实质性改变?一个接一个的宣言,究竟是真正促进发展,还是在一次次给投资者打鸡血?
我亲身经历过这些政策的转变。表面上看,政府想通过虚拟资产提高实体经济的「安全性和灵活性」,鼓励本地和国际企业参与虚拟资产创新。但背后的监管风险谁来承担?那些投入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才是真正的赌徒。
看看那些评论就知道了——有人质疑「政策还一而再再而三,宣言还一次两次三次?」也有人天真地相信「不断发展与优化才是正确道路」。更有人直言「中国禁的,都比他们推的多」,带着浓厚的讽刺色彩。
这种争论反映了市场对虚拟资产政策的两极看法。我倒是认为,香港这种小心翼翼又大张旗鼓的态度,其实是在走钢丝——既想抢占创新高地,又不敢真正放开手脚。
毕竟,当虚拟资产行情波动,谁来为投资者的损失负责?这些漂亮的政策宣言里可从来没提到风险承担这一块。
香港确实需要寻找新的金融增长点,但把希望寄托在这种高风险的虚拟资产上,有多少是出于真心的产业考量,又有多少是被当下热度所迫?
不管怎么说,这些政策宣言来得太频繁了,让人不禁怀疑其实际效用。真正的金融创新不应该是一纸又一纸的宣言,而是能真正落地的监管框架和市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