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st Network:革命性的Layer 2解决方案,具有原生收益生成

什么是 Blast Network?

Blast Network 是一个强大的以太坊二层扩展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提供比主网更高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来解决以太坊的可扩展性挑战。这个创新网络是由 Blur 团队创建的,Blur 是一个专注于专业交易者的领先以太坊 NFT 市场。

Blast 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通过自动重置机制和与现实资产协议的合作,为 ETH 和稳定币提供原生收益。这一独特功能引起了社区的极大兴趣。在 2024 年 2 月 29 日主网启动后,网络的总锁定价值 (TVL) 超过了 27 亿美元。截至撰写时,网络仍在不断发展,拥有日益增长的应用和用户生态系统。

Blast Network 的工作原理

自动再基准技术

在Blast中,原生ETH (而不是WETH、STETH或任何其他ERC20代币)在Layer 2网络内进行原生重基。外部拥有账户(EOAs)中的ETH余额会因为重基而自动调整。智能合约可以选择不使用此功能,从而允许现有的dApp与Blast无缝集成,而无需修改。

Blast的本地稳定币USDB也会进行自动再基础调整。与ETH类似,USDB的再基础调整会自动发生在外部账户和智能合约上,智能合约可以选择退出。

国债收益生成

用户在跨链稳定币时会收到 USDB,这是 Blast 的自动重基稳定币。USDB 的收益由 MakerDAO 的链上 T-Bill 协议提供支持。当返回以太坊时,USDB 可以兑换为 DAI。在未来,Blast 社区将有权补充或完全用基于 Blast 或其他第三方协议构建的解决方案替代 MakerDAO。

燃气费收入分享

与其他保留由燃气费产生的收入的第二层解决方案不同,Blast 程序化地将净收入分配回 dApps。dApp 开发者可以选择保留这些收入或将其用于补贴用户的燃气费。

Blast Network 的主要优势

原生收益生成

Blast通过为ETH和稳定币提供原生收益,使其与其他Layer 2解决方案区分开来。这个独特的功能是通过其创新的自动再基础机制实现的。最初,它利用以太坊Layer 1的质押收益,主要通过Lido为ETH提供,并将桥接的稳定币转换为USDB,Blast的自动再基础稳定币。与传统质押不同,用户只需将其ETH、USDC和稳定币保存在钱包中即可赚取利息。

EVM兼容性

Blast完全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使得已经熟悉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开发者和用户的采用变得简单。

增强交易效率和可扩展性

随着主网的推出,Blast旨在显著提高以太坊的交易效率和可扩展性。它解决了由于以太坊的普及和广泛采用而导致的高交易费用和缓慢处理时间的问题。

根据行业数据,像Blast这样的二层解决方案提供了对主流采用至关重要的性能提升。在2025年的基准测试中,二层解决方案展示了高吞吐量能力、降低的延迟,以及与以太坊主网相比显著降低的交易成本。

DeFi创新中心

Blast不仅仅是另一个Layer 2网络。它作为一个中心,吸引对探索创新感兴趣的DeFi爱好者。在网络启动之前,将ETH存入钱包的早期参与者现在正在享受收益,包括为后续的BLAST代币空投赚取积分。

Blast Network 于6月26日启动了针对早期用户的空投

以太坊第二层网络Blast于6月26日为早期追随者进行了空投。此次空投分配了总代币供应量的17%。其中,7%分配给了将以太币(ETH)或美元Blast(USDB)桥接到网络的用户。另有7%分配给了对Blast上去中心化应用(DApps)成功做出贡献的用户,而3%则用于Blur基金会,以便未来对社区进行空投。

如何将MetaMask连接到Blast网络

步骤 1: 确保您有一个带有 ETH 的 MetaMask 钱包,以便支付以太坊网络上的 gas 费用。

**步骤 2:**访问官方 Blast 网站并找到钱包连接部分。按照说明将您的 MetaMask 钱包连接到 Blast 网络。

步骤 3: 使用平台的桥接功能将资产从以太坊主网转移到 Blast。选择您的资产,指定金额,并在您的 MetaMask 钱包中确认交易。

第 4 步: 一旦你的资产在 Blast 上,探索质押 ETH 或稳定币以赚取收益的机会,或参与正在进行的空投活动以获取奖励。

BLAST2.09%
ETH4.16%
BLUR4.16%
STETH4.16%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