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 用了恒星协议,但不等同于Stellar,btc#ETh


并非把Stellar的v19 v20 V23协议复制粘贴,就升级成了pi ntework的 v19 v20 V23协议,
Pi Network 的区块链技术,“分叉”到“独立”也并非简单过程。

一、共识机制:最根本的“独立”
这是 Pi Network 实现独立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

· Stellar 的共识:使用 SCP(恒星共识协议),它是联邦拜占庭协议(FBA) 的一种具体实现。SCP 依赖于“法定人数切片”(Quorum Slices)和“法定人数”(Quorums)来达成共识,节点通过投票选举产生网络信任体系。

· Pi Network 的共识:虽然同样基于 FBA 的理念,但 Pi 进行了一项革命性的改造——引入了安全圈(Security Circles) 机制。

· 关键创新:Pi 的共识不是由少数专业节点决定的,而是由每个普通用户通过组建自己的安全圈(由3-5个可信的熟人组成)来共同参与。

· 工作原理:全球数百万个安全圈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全球性的信任图(Global Trust Graph)。这个图结构取代了 Stellar SCP 中相对更传统的节点投票机制,成为了Pi区块链达成共识的基础。

· 结论:尽管学术上同属FBA范畴,但Pi的共识机制在具体实现、参与门槛和网络结构上已经与Stellar SCP分道扬镳,自成一体。这是其独立性的基石。

二、代币经济与分发模型:完全独创
Stellar:XLM 最初通过大规模空投和直接分配进行分发,其供应量和通胀模型经过多次调整。

· Pi Network:Pi 的代币模型是完全原创的。

· 挖矿机制:引入了“移动设备挖矿”概念,通过贡献安全圈和日常签到(点击闪电)来获取奖励,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工作量证明(PoW)或权益证明(PoS)的分发方式。

· 供应量:其模型包含了基础挖矿速率减半、与活跃用户数挂钩等机制,这些都与Stellar无关。

三、技术架构与开发路线:分叉后的独立演进

· 初始状态:Pi Blockchain 的代码库最初是 Stellar Core 的一个分叉(Fork)。这意味着他们拥有了一个功能完整的区块链底层。

· 独立演进:
· Pi 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自主开发和修改,以适配其独特的共识机制和经济模型。
· 他们有自己的测试网和主网路线图。
· 其节点的运行方式、网络通信协议等都可能为了支持海量用户和安全圈结构而进行了优化和更改。
· 版本的迭代(如你提到的 v23)是 Pi 区块链自身的版本号,与 Stellar Core 的版本号(如 Stellar v20.0.0)没有任何对应关系,两者是两条平行的开发线。

四、生态与目标:截然不同
· Stellar:
目标成为金融机构和支付系统之间的传统货币与加密货币的桥梁,专注于高效的跨境支付和资产发行(如USDC)。

· Pi Network:
目标是建立一个由普通人驱动的日常加密货币和消费生态系统,更侧重于P2P交易、生态内应用(如DApps、公用事业支付)和社区治理。
PI0.62%
XLM0.97%
USDC0.03%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2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xiu1411vip
· 09-23 14:49
快上车!🚗
回复0
恭喜发财1413vip
· 09-22 09:01
狗日 乱蹭热度 一群无脑党 有本事去派出所说你玩派 抓得就是你这群傻逼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