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tensor (TAO) 接近 2 倍反弹,价格进入超级牛市阶段

加密市场经历了不少向上破位的时刻,Bittensor (TAO) 可能正在为下一个时刻做好准备。知名分析师Captain Faibik的图表显示,TAO似乎准备突破一个已经形成数月的大型扩张楔形模式。

从这个结构的干净向上破位可能是某件大事的开始。根据Faibik的图表,确认向上突破上方趋势线可能会将Bittensor价格推向$900,代表从当前水平上涨超过2倍。

Faibik船长对Bittensor价格的看涨观点

Faibik船长的分析强调了一个“巨大的扩展楔形形态”,这表明TAO一直在一个宽广的结构内盘整,这种结构通常预示着剧烈的方向性走势。一旦价格果断突破阻力趋势线,Faibik预计将会有一波强劲的跟进反弹。

@CryptoFaibik / X

他指出,一旦向上破位得到确认,TAO价格可能会迅速加速,目标在900美元附近。这个预测将代表自今年早些时候TAO从其长期调整中反弹以来恢复的重要延续。

该设置反映了一个常见的技术主题,在一个大图形内积累,然后在动能建立后扩展。这与在长期整合阶段后,Solana 和 Chainlink 等项目中看到的早期向上破位相呼应。

机构动能支撑TAO价格

除了图表,现实世界的因素也为看涨的案例增添了分量。从CoinMarketCap汇编的数据表明,机构在Bittensor生态系统中的参与不断增加。

数字货币集团(DCG)最近通过其Yuma资产管理部门投资$10M 于Bittensor,以支持AI子网开发。同时,Grayscale的Bittensor信托持有大约1080万美元的TAO。公共实体如xTAO和TAO Synergies共同控制超过40,000个TAO,有效收紧了流通供应。

机构投资的兴趣通常作为项目长期潜力的验证;它减少了短期的卖压,同时提升了在大型投资者中的信誉。如果Yuma的额外筹款努力成功,TAO可能会从类似于比特币在ETF获批后看到的稳定流动性流入中受益。

减半动态增加看涨压力

另一个影响Bittensor中期前景的重要因素是即将于2025年12月12日举行的减半事件。这标志着Bittensor首次减少其代币发行,将每日产出从7200 TAO削减至3600 TAO。

根据CoinMarketCap的分析,这一变化使TAO的年通货膨胀率降至约1.2%,与比特币的稀缺模型更为接近。历史上,此类减半事件减少了来自验证者和矿工的卖压,使价格能够找到更多的稳定性,甚至在供应收紧时向上移动。

短期内,子网运营商可能面临收入调整,但更广泛的市场通常会提前很久定价稀缺性,这意味着看涨情绪可能在实际减半前几个月就会积累。

子网增长与竞争格局

尽管长期前景依然积极,Bittensor的生态系统也在迅速发展。该网络的子网数量和市值接近10亿美元,专注于深度伪造检测的AI项目如BitMind正获得采用。

这种增长推动了TAO的需求,因为子网依赖该代币进行质押和交易费用。然而,像Gensyn和Akash Network这样的项目正在出现竞争,它们正在探索类似的去中心化AI计算模型。

2025年计划的EVM兼容性升级可能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将简化开发者的集成,使现有的基于以太坊的应用更容易在Bittensor生态系统内构建,这一举措可能加速创新并吸引新的开发者。

另请阅读:分析师表示,Cardano (ADA) 可能很快会涨 – 这是图表显示的内容

Bittensor 价格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TAO的轨迹现在依赖于这些力量如何对齐。Captain Faibik 描述的技术结构显示出明显的向上破位潜力,而像机构资金和即将到来的减半这样的基本面则加强了更广泛的叙事。

如果Bittensor在$380 水平之上持稳并确认向上破位,分析师认为下一个目标区域可能在$450附近,并有继续向上延伸至Faibik的$900 预测的空间。

订阅我们的YouTube频道,获取每日加密市场更新、市场洞察和专家分析。

Bittensor (TAO) 的帖子接近 2x 拉升,价格进入超级看涨阶段,首次出现在 CaptainAltcoin 上。

TAO-20.98%
SOL-18.07%
LINK-21.46%
BTC-7.51%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