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 代币发布代表着一次从根本上重塑 L2 经济体系的罕见机遇。让我们行动起来!
Layer 2 赛道面临核心经济难题:为应对激烈竞争,交易手续费被压低,导致收入能力受限,行业陷入“价格战”。Base 目前拥有 49.5亿 TVL、100万日活,以及过去 30 天 510万手续费,位居 L2 首位。这源于其与 Coinbase 的原生联动、平均交易费用仅 $0.02 以及深度融入 EVM 生态。
https://tokenterminal.com/explorer/projects?v=NjRlNjYwYWNjOTk1YTQ3N2JhNDNiOGQ5
本提案针对最成功的 L2 代币未来形态提出解决方案。目标是巩固领先地位,核心建议是弱化对手续费的依赖,结合贿选机制与报价货币逻辑,辅以动态经济模型,实现 Coinbase、Base 与 BASE 代币的长期价值捕获。
传统 L2 仅聚焦交易手续费,却忽略了加密资产主要价值来源。正如 @ mosayeri 所言:“加密圈长期误判 L1 资产价值,认为交易费才是主动力。”但 ETH 和 SOL 的主要价值是作为 AMM 报价货币被锁定,而非 Gas 费。
这为 BASE 成为 Base 生态内 DEX 白名单的主报价货币提供了窗口。与其争夺日渐稀薄的手续费收入,不如通过真实流动性需求提升 BASE 代币价值,贯穿各类交易对。
用户锁定 BASE 代币获得 veBASE(投票托管 BASE),享有手续费分配算法治理权。veBASE 持有者将激励导向以 BASE 为报价货币的 AMM 池,分配比例会自动根据网络健康调整。生态发展直接提升锁定 BASE 需求,因其与流动性激励挂钩。
该机制融合了 Virtuals 的成熟报价货币模型,并加入 @aerodromefi/aerodrome-launch-tokenomics-30b546654a91”>Aerodrome 的投票托管机制,但取消了流动性池向投票者返还手续费。部分排序器收入将持续用于以 BASE 计价的激励池,这一机制在启动期后依然有效。与静态分配不同,动态手续费分配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时响应市场,分析网络利用率、DEX 交易量和生态增长,以决定激励释放总量。
该机制或将引发类似 Curve Wars 的竞争,协议方积累 BASE 治理代币争夺流动性激励。随着 Base 生态扩张,协议对 BASE 流动性的需求增加,流通供应收缩,需求压力自然提升。同时,该模式也利于与 Base 头部项目达成大额代币互换,强化生态去中心化。Base 可用其他生态代币引导 BASE 计价流动性池,协议自有流动性(POL)产生的手续费成为长期可持续收入。
当前 L2 代币多采用固定分配机制,难以应对市场变化。BASE 引入了超越以太坊 EIP-1559 的动态系统。
基于 采纳调整归属原则,BASE 采用根据生态需求动态释放的机制,分为两大策略池:
分配导向池(Coinbase 战略储备、协议库、社区与用户):在 KPI 强劲时提升释放量,最大化价值分配。
增长与建设池(生态基金、开发者、验证者与基础设施):在 KPI 疲软时加大激励,推动开发与安全,保障关键时期资源。
增长与建设池涵盖所有报价货币池激励,由生态基金分配给以 BASE 为主交易对的协议,直接将动态释放与报价货币价值捕获绑定。
归属期间所有池释放量不为零,系统根据市场与生态健康动态调整权重。机器学习模型多维度分析,防止治理瓶颈,确保各周期利益一致。
图示 BASE 代币分配及最长归属期。实际归属期将根据自适应参数动态调整。
主要特点:
最终分配需经代币工程分析、法律审查及社区反馈,以保障经济可持续、合规及用户利益一致。
Base 代币化不仅是收入多元化,更是根本性变革。当前 Base 排序器费率低(为竞争策略),但代币化可通过战略储备创造超 40 亿美元即时价值。
现有模式存在瓶颈。Brian Armstrong 在 强调低费用 时指出,费用提升将促使用户流向有代币激励的竞品,陷入收入与增长悖论。
代币化打破悖论,将激励从手续费转向生态加速与价值积累。20% 战略储备绑定 Coinbase 与 Base 长期利益,无需最大化手续费。代币释放推动生态增长,无需影响资产负债表,可与其他 L2 激励机制对标。
战略意义远超眼前收益,收入多元化渠道全面扩展。代币化让 Coinbase 能为 BASE 提供机构托管服务,产生持续托管费,并成为 BASE 机构级入口。Coinbase One 集成通过 BASE 奖励、优惠和专属权益降低获客成本,提高客户粘性与终身价值。
分发需兼顾 Coinbase 客户与 Base 生态参与者。虽然 @ Architect9000 建议“仅空投至 Coinbase One 会员”以防 Sybil 攻击并绑定客户,但公平分发还需覆盖 Base 链上活跃用户与 Discord 社区认证开发者。
Base 社区 Discord 服务器内的角色可用于衡量用户认同与贡献,并与 BASE 空投分配挂钩。
双重机制确保 CEX 用户留存与 L2 生态真实参与。
代币化让 BASE 成为 TradFi 与 DeFi 的机构级抵押品。正如 @ YTJiaFF 所言:“有 COIN 背书,BASE 代币是连接上市公司与加密资产的安全桥梁。”机构可在 Coinbase 托管 BASE,同时链上用作 DeFi 抵押品,链下用作传统信贷抵押。这一双抵押功能让 BASE 成为首个面向企业信贷市场的加密代币,助力传统金融机构在合规前提下获得加密流动性。
转型遵循三阶段,兼顾创新与稳定。Base 已完成三阶段中的第一步,进入第二阶段后,第三方排序器将获得报酬,代币化成为战略必然。
第一阶段:Coinbase 保持排序器控制,启动代币激励及社区治理分配手续费,验证报价货币模型与 KPI 导向激励分配。
第二阶段:混合模式,初步引入去中心化验证者,需质押 BASE,Coinbase 保留 3 个稳定席位。引入预测市场治理(@sekarl/eli5-what-is-futarchy-ba2978d5d91b”>Futarchy),veBASE 持有者押注方案成功,市场验证提案快速落地。
第三阶段:全面去中心化,开放验证者参与,社区全权掌控。Coinbase 转为普通参与者并持有战略代币,跨链 MEV 协调上线,机构信贷市场扩展至传统金融。
BASE 所处赛道,现有 L2 代币多难以实现网络价值捕获。ARB、OP、MATIC 在生态扩展下表现不及 ETH,暴露传统 L2 代币设计结构性问题,解锁后抛压严重,需求难以匹配。
BASE 报价货币模型通过 AMM 报价流动性存款创造真实需求,随生态发展自然形成买盘压力,从投机走向基础设施参与。
竞争优势不仅在代币设计,更在合规、机构准入与企业级标准。Coinbase 监管专业优势是去中心化竞品难以比拟,报价货币模型也明确代币效用,降低证券属性风险。
关键不是 Coinbase 是否发行代币,而是选择有限手续费收入还是通过代币化创造指数级价值。
现有收益结构三年约 18000万(500万/月 × 12 × 3),而战略 BASE 代币化可通过分配(100亿初始 FDV × 0.2 = 20亿)和价值提升合计带来约 40亿美元,包括:
再估值 20 亿美元。
该估算较为保守,假定与其他 L2 估值持平,并结合当前手续费和 TVL,未计入 Coinbase 溢价。
这为 Coinbase 创造了巨大价值空间。报价货币模型解决了增长与收入悖论,让 BASE 成为 Base 生态基础设施。L2 代币设计带来的早期优势将进一步巩固 Base 市场领先地位。
对加密行业而言,BASE 代币化有望推动 L2 经济学从手续费依赖向应用驱动的价值捕获转型。如 @ jack_anorak 所言,“BASE 代币是产品决策,Base 需要代币刺激,且必须实现区块空间中立。”
Coinbase 在有限手续费捕获与指数级代币化价值之间的抉择,将成为决定 BASE 发展和 Coinbase 加密战略地位的关键节点。
本文为社区讨论和 Dr. Achim Struve 联合 Outlier Ventures 代币设计 AI 代理的建议汇总。特别感谢 @ 0xRak 对本文的审阅及宝贵意见。
想每周获取 Outlier Ventures 的行业洞见?欢迎订阅我们的 Newsletter,抢先掌握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