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新走势:2025年美元兑人民币深度解析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展现出明显升值态势,经历了几波大起大落后,整体走势令市场感到惊喜。

年初时,因"特朗普交易"效应延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高位盘整。然而随着特朗普就任后并未立即推出严厉关税政策,汇率在1月底悄然下行,一度跌破7.2关口。

4月初情况急转直下,当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后,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关税税率甚至攀升至惊人的125%,推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冲高至7.35。但随着5月初中美达成日内瓦共识,人民币再度迎来一波强劲升值,累计上涨约700个点,5月26日甚至一度触及7.16,创下半年来新高。

我注意到,这轮人民币升值与美元指数大幅走弱密切相关。数据显示,5月以来美元指数跌幅超过4%。同时,中国经济内外需同步改善,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未来汇率走势关键因素

分析人民币未来走势,必须从内外两方面考量:

美元指数走势:2025年前五个月,美元指数暴跌9%,创下史上最差年度开局。多数分析认为,美联储即将开启的降息周期会进一步推动美元贬值,这将为人民币提供支撑。

中美关系:尽管双方在伦敦达成暂时和解,但这种休战状态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数。就像5月日内瓦协议那样迅速破裂的前车之鉴,中美关税战仍是影响汇率的定时炸弹。

美联储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汇率影响巨大。2024年下半年已释放降息信号,但2025年实际降息幅度和节奏可能受到通胀、就业市场及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制约。

中国央行政策:为支持经济复苏,央行倾向保持宽松政策,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内需不足背景下。这通常对人民币构成贬值压力,但如果配合强力财政刺激使经济企稳,长期将有利人民币。

各大机构对人民币预测

高盛集团在5月的报告中震惊市场,将未来12个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期从7.35大幅调整至7.0,认为人民币"破7"时点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快到来。

高盛认为,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较十年平均水平低估12%,对美元低估程度更是达到15%。加上中国出口强劲及政府政策倾向,高盛预测3个月目标价为7.2,6个月目标价7.1。

德意志银行也看好人民币前景,预测2025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升至7.0,2026年底进一步走强至6.7。

摩根士丹利则预期人民币将呈现渐进式升值,同时美元在2024-2025年将持续显著贬值,主要受美元避险属性弱化和美国经济增速相对放缓影响。

投资人民币的最佳时机

我认为当前投资人民币有利可图,但时机选择至关重要。当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回落至7.15-7.2区间(接近50日均线),且RSI低于40显示超卖,或美元指数跌破101时,是较理想的买入点。

值得关注的是,若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或中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如GDP、PMI或消费数据向好,可增强买入信号。反之,若关税加码,汇率可能突破7.4,需谨慎设置止损。

投资人民币的多种方式

台湾投资者可通过多种渠道参与人民币投资:

  1. 银行外汇交易:虽然便捷,但每日2万人民币的额度限制使其不适合纯赚取汇差。

  2. 外汇经纪商平台:灵活便捷,允许双向交易,提供杠杆服务,适合小额和短线投资者。多家受监管平台提供此类服务,入金门槛低至50美元。

  3. 证券公司和期货交易所:提供外汇交易服务,可在指定平台进行买卖。

  4. 人民币结构型商品:台湾银行推出的保本型产品,结合定期存款和衍生性金融商品,提供较高收益但流动性较差。

  5. 人民币基金:包括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适合资金量小的投资者实现多元化配置。

人民币历史回顾

回顾近五年,2020-2022年疫情期间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部分时间维持在7以下,最低至6.3。疫情结束后,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2023年5月至今维持在7以上。

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房地产危机持续,消费低迷;同时美国高利率维持,人民币承压。2024年,美元走弱减轻人民币压力,中国财政刺激和房地产支持措施提振市场信心,汇率波动加大。

离岸人民币(CNH)因不受资本管制,波动性更大,更能反映全球市场情绪。4月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曾升破7.42创十多年新高,随后随中美关系缓和而回落至7.2左右。

人民币汇率走势受政策影响明显,周期可达十年之久。把握影响因素,外汇市场的公开透明和双向交易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投资环境。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