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逆袭成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27万亿美元背后的投资新逻辑



在2025年10月22日举办的香港交易所中国机遇论坛上,港交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的一番发言引发了金融圈的广泛关注——黄金的全球总市值已突破27万亿美元,不仅创下历史新高,更成功超越欧元,跻身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这一结构性转变绝非偶然,背后折射出全球债务高企背景下,市场对安全资产的重新认知,以及对法定货币购买力的深层担忧。

一、黄金地位跃升:从避险工具到核心储备资产

黄金总市值突破27万亿美元,标志着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发生了质的转变。事实上,这一逆袭早有伏笔:欧洲中央银行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黄金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的市值占比就已达到20%,首次超过欧元的16%,成为仅次于美元(占比46%)的第二大储备资产。

推动黄金市值快速增长的两大核心动力清晰可见:一方面,各国央行的持续购金行为为黄金需求提供了坚实支撑,成为全球黄金市场的“压舱石”;另一方面,近年来金价的强劲上涨,直接推动了其总市值的跨越式增长,让黄金从传统的避险工具,逐渐成为全球央行资产配置中的核心选项。

二、多重因素共振:黄金崛起的底层逻辑

黄金能够实现地位的跃升,是多重宏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全球债务高企重塑安全资产定义:近年来全球债务规模的高速扩张已呈现难以为继的态势,传统安全资产的稳定性受到挑战,投资者和各国央行迫切需要更可靠的价值储藏手段,黄金的稀缺性和抗风险属性使其脱颖而出。

• 地缘政治风险催生对冲需求:自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地缘政治格局愈发复杂,各国央行对金融制裁等潜在风险的担忧加剧,黄金作为无主权属性的资产,成为规避这类风险的重要“对冲工具”,官方购金需求大幅攀升。

• 去美元化进程推动资产多元化: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从2000年的60%下滑至2025年的41%,去美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黄金与比特币等资产的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法定货币(尤其是美元)购买力下降的担忧,投资者开始寻求非法定货币类资产来对冲货币信用风险。

三、市场启示: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战略价值再凸显

黄金的突破性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市场信号:

• 对央行与大型机构而言:黄金的战略重要性显着提升,其作为对冲通胀、周期性经济衰退以及债务违约等风险的多元化资产属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在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增加黄金配置已成为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组合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选择。

•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要认清黄金价格上涨的长期逻辑——核心是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和对货币信用的担忧加深。尽管黄金存在不产生利息、有储存成本等短板,但它具备高流动性、无对手方风险的独特优势,加之在复杂国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使其依然是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器”,能够有效平衡风险、平滑收益波动。

这一转变也提醒着投资者,在全球金融格局重构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资产配置逻辑正在被打破,及时洞察黄金等核心资产的战略价值,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把握投资机遇。
ETH-0.93%
BTC0.0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