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信贷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新热点,富人推动行业激增

私人信贷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从银行主导逐渐转变为由养老基金和富裕个人驱动。据投资银行RA Stanger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私人信贷基金从富人手中吸引了480亿美元资金,已超过2023年全年总额,并有望打破2024年834亿美元的募资纪录。

私人信贷工具吸引富裕投资者

资金主要流向私人信贷工具,尤其是非交易型BDC和区间基金等"常青"工具。这些基金没有固定到期日,投资者可持续增持,对富裕家庭和个人极具吸引力。

专业解读: 常青私人信贷基金的运作机制类似于开放式基金,但投资标的为私人贷款。这种结构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收益和灵活性,同时也为借款方提供了银行之外的融资渠道。

主流金融机构竞相布局

某头部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标志性私募信贷基金Bcred今年募集65亿美元,总资产达730亿美元,两年内规模翻倍。市场开盘时,投资者平均每天新增订单5000万美元。

其他机构也在迅速追赶:

  • Cliffwater今年持有近110亿美元,基金规模超300亿美元
  • 某知名另类投资管理公司的债务解决方案基金已募集64亿美元
  • Blue Owl和Ares Management分别募集约70亿和50亿美元

欧洲市场同样蓬勃发展。咨询公司Novantigo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欧洲大陆常青私募债务基金规模增长一倍多,2025年6月将达240亿欧元。

专业解读: 私人信贷市场的快速扩张反映了投资者对非传统固定收益产品的需求上升。这种趋势可能源于低利率环境下对更高收益的追求,以及对市场波动的避险需求。

行业增长引发关注与争议

私人信贷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引发了一些担忧。批评者指出,这类资产长期被宣传为公开市场的稳定替代品,但其不透明和缺乏流动性的特性可能在经济低迷时期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尤其是当赎回请求突然激增时。

华尔街资深人士对私人信贷市场规模的扩大表示担忧。这一市场在企业贷款领域与传统银行展开竞争,实际上扮演着"影子银行"的角色,向企业提供数百亿美元贷款,而无需遵守2008年后针对银行风险的监管规定。

专业解读: 私人信贷市场的快速增长反映了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化。传统银行受到更严格监管后,非银行金融机构填补了信贷供给的空缺。这种转变可能带来新的系统性风险,需要监管机构密切关注。

随着竞争加剧,资金追逐交易,回报率也受到挤压。某私募股权公司联席总裁近期表示,获得超额回报变得越来越困难。

尽管如此,富裕投资者的资金流入依然强劲。即便在今年早些时候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关税政策调整导致市场动荡的情况下,资金流入仍然保持强劲势头。

专业解读: 私人信贷市场的韧性表明,投资者正将其视为长期财富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而非另类投资选择。这种认知转变可能会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促使传统金融机构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竞争。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