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风云:AI浪潮下的投资机遇与陷阱

robot
摘要生成中

2024年,辉达股价宛如坐上过山车。6月18日,公司市值飙升至3.34兆美元,短暂超越苹果和微软成为市值冠军。然而好景不长,到6月底股价回调超过两成,市值蒸发近8千亿美元,创下2022年9月以来最差单月表现。不过8月初触底后,辉达又开始反弹,10月中旬已累涨25%,接近6月高点。

我亲身经历了这波波动,看着辉达概念股也随之起伏。台积电9月营收创下2,518亿新台币的历史记录,同比暴增近四成。公司还宣布高雄厂2025年将量产全球最先进的2奈米晶片,股价因此一路攀升。日月光投控同期营收也达555.79亿元,创近11个月新高,加上新设K28封测厂,股价同样水涨船高。

辉达本身是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只负责设计GPU但不直接制造。台湾企业凭借多年技术积累,成为辉达供应链上游的重要一环,这些与辉达业务紧密相连的公司就是所谓的"辉达概念股"。

投资这类股票有着战略意义。辉达在AI、深度学习和云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带动相关概念股一同增值。随着辉达技术广泛应用,整条产业链都将受益,无论是硬件制造商还是软件开发商。

台股中具代表性的辉达概念股包括台积电、日月光、纬创、京元电子、广达、技嘉和联发科。美股则有ARM、AMD、高通、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

我特别关注台积电,它在高效能运算业务占比已超过52%,超越智慧型手机成为第一大业务。随着AI基建持续发展,这一数字预计还会增长。技术面上,台积电呈现明显多头排列,短期仍有上涨动力。

日月光虽然2023年营收下降13%,但作为封测市场领导者,其先进封装技术在AI浪潮中极具竞争力。不过短期股价走势不明朗,均线交叉混淆,显示市场分歧严重。

ARM则是辉达曾试图以400亿美元收购的对象。虽然收购失败,但ARM仍是辉达重点持股,两家公司在多个领域合作。ARM近期改变销售策略,从依晶片价值收费转为依装置价值收费,长期可能稳定并扩张营收。但短期内股价已涨超100%,能否突破前期高点仍待观察。

投资辉达概念股有三种主要方式:直接购买股票、通过ETF投资,或使用差价合约(CFD)交易。直接购买适合长期持有者,ETF适合追求多元化的投资者,而CFD则适合寻求灵活性的短期交易者。

人工智能确实是当下热点,但许多概念股已经涨幅巨大,未来业绩能否支撑高企的股价值得持续观察。辉达供应链也在不断扩张,新入局者将带来竞争。但从长远看,AI变革才刚刚开始,辉达GPU供不应求,加上Sora等新模型进一步推动需求,台股相关概念股仍有实际的业绩成长基础。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