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AI算力突破:德国Jupiter超级计算机亮相 引发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

robot
摘要生成中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于周五正式启用代表欧洲技术突破的Jupiter超级计算机。根据路透社报导,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亲自主持了启用仪式,见证这台欧洲迄今为止最强大的人工智能计算设备投入运行。

该系统由法国IT企业Atos与德国公司ParTec联合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在全球超算排行榜上位居第四。Jupiter成为欧洲首台达到百亿亿次(exascale)级别的计算机,其性能指标令人瞩目:每秒可执行一千万亿次计算操作,相当于1000万台笔记型电脑的总计算能力。

欧洲科技自主的里程碑

梅尔茨总理在启动仪式上将Jupiter称为"欧洲历史性的开创性项目"。他强调这是欧洲对美国和中国的技术回应,因为这两个国家在人工智能技术与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已占据领先地位。

"我们德国和欧洲拥有所有条件迎头赶上,并最终在全球AI竞争中站稳脚跟,"梅尔茨在发布会上表示。

Jupiter超级计算机的设计初衷是服务于生物技术和气候研究等科学领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对于运行复杂模拟、构建精确模型和处理海量数据集至关重要。然而,该设备的部署也被视为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欧洲正积极推动减少对外国控制的数字基础设施和芯片的依赖,特别是美国科技巨头和中国制造商的产品。

产业界呼吁开放共享高性能计算资源

德国数字商业协会Bitkom负责人拉尔夫·温特格斯特(Ralf Wintergerst)表示,Jupiter将推动德国站在全球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前沿,并有助于显著提升该国的人工智能研发能力。

温特格斯特特别强调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对于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来说,访问Jupiter应该尽可能简单便捷。"这一呼吁反映了产业界的共同愿望——希望这一顶尖基础设施能够促进欧洲AI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

当前欧盟在发展支持大规模AI研发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方面已明显落后。当矽谷工程师在配备密集Nvidia GPU的机架上训练大型模型,而中国实验室通过国家资助快速扩大算力规模时,欧洲基本处于观望状态。Jupiter的部署标志着这一局面开始发生积极变化。

美国新提案可能限制全球芯片供应

在Jupiter超级计算机上线的同一天,Nvidia公开发出警告,称美国正在酝酿一项新法案,该法案可能会阻碍Jupiter等系统未来的升级计划。

这一法案名为《保证国家人工智能的访问和创新法案》(GAIN AI Act),是作为《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提出的。该法案要求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优先考虑美国国内订单,而非国际发货需求。

Nvidia的一位发言人对此表达了担忧,认为该法案可能弊大于利:

"我们绝不会为了服务世界其他地区而剥夺美国客户的权利。这项拟议法案试图解决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它将限制全球范围内任何使用主流计算芯片的行业的竞争。"

该法案提出了严格的许可规则:性能得分超过4800的芯片都需要获得出口许可证,而美国商务部将有权完全拒绝发放许可证。该法案明确规定,如果美国买家仍在等待供货,则应阻止先进芯片的出口。

这一提案延续了前任总统乔·拜登实施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该规则限制了美国企业向其他国家出口的处理器性能。这些管控措施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美国在获取关键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先权,并阻止中国获得可能用于军事AI发展的高性能硬件。

美国科技管制政策出现摩擦

尽管存在上述限制,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8月与Nvidia达成一项协议,同意允许该公司恢复向中国出口部分被禁的人工智能芯片。作为交换,特朗普政府将获得Nvidia这些出口业务一定比例的销售收入。

这一协议引发了业界质疑:在人工智能技术监管中,经济利益是否凌驾于安全考量之上?

在美国不断加强管控的同时,德国正努力开放其计算资源——至少在欧盟内部。欧洲的战略目标是建设能够支撑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自主基础设施,减少对华盛顿持续许可的依赖。

然而,挑战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最先进的AI芯片仍然来自美国,而Nvidia依然是全球几乎所有主要AI系统的核心供应商。这一现实使得欧洲实现技术自主的道路充满挑战。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