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池革命:我在加密货币挖矿演变中的旅程

robot
摘要生成中

当比特币在2009年首次降低时,我正在摆弄我的台式电脑,完全不知道我本可以用那台机器挖掘数字黄金。那时,任何拥有标准中央处理器的人都可以单独挖矿,实际上还能找到区块。这是加密货币的狂野西部——没有矿池,只有单个矿工在家用电脑上竞相解决算法。

但这个梦想很快就破灭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网络。到2010年底,挖矿难度飙升,我的小中央处理器突然再也无法竞争。我记得看到找到一个区块的机会降低到几乎为零时的沮丧。就在那时,Slush Pool作为我们的救星出现了——第一个真正的矿池,让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能够联合起来。

硬件的演变是残酷而无情的。2010年,GPU几乎一夜之间让CPU变得过时。那些没有升级的人瞬间就被抛在了后面。然后是FPGA,2013年左右被ASIC迅速取代。每一波都使挖矿变得更高效,但也更加排他——将无法负担专业设备的普通人推了出去。

矿业行业的转型可谓毫无民主可言。最初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很快就集中于那些能负担得起昂贵ASIC的人身上。这些怪兽让我的早期挖矿尝试显得可怜——就像带着刀去打枪战。

矿池奖励系统是出于必要而非慷慨而演变的。早期的比例模型简单但有缺陷。然后在2011年出现了PPLNS,以阻止矿工像雇佣军一样频繁跳槽。ViaBTC在2016年推出了PPS+,而FPPS在2018年左右出现——每种模式都声称比之前的更“公平”,而矿池仍然从中提取费用。

今天的矿池是管理着全球数百万矿工的企业巨头。他们将本应是一个民主化的金融革命变成了另一个工业综合体。当然,他们提供“透明度”和“安全性”,但代价是什么?小型独立矿工几乎已经灭绝。

挖矿硬件和矿池的共生演变创造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参与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最初的一个中央处理器一票的愿景已经被拥有最多ASIC的人获胜所取代。虽然矿池在某些方面使挖矿变得更加可及,但它们也助长了比特币所要避免的中心化。

我不禁想知道中本聪会如何看待今天的挖矿环境——这与最初设想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相去甚远。

BTC-1%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