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成熟制程的整合大戏:华虹中芯双双出手

robot
摘要生成中

近日半导体圈有点热闹,国内两大成熟制程代工巨头搞起了内部整合。说实话,这些动作看着像是资本游戏,但骨子里是行业洗牌的前奏。

华虹那边刚宣布要通过发股加现金方式,从自家爸爸手里收购华力微近98%的股权,外加配套融资。表面上是为了解决A股上市时承诺的同业竞争问题,实际上嘛...A股一复牌就暴涨9.18%,市场显然很吃这一套。

紧接着中芯国际也不甘示弱,宣布要发A股收购自家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的49%股权,交易对手全是些国家队和产业基金。A股直接停牌了,但H股倒是兴奋得不行,当天狂飙近5%。

我得说,中芯北方这个子公司可不简单。虽然中芯国际没单独披露它的财务数据,但从公开信息看,这家伙和中芯京城两家合计占了中芯国际总资产的26.56%、收入的27.41%。更重要的是,中芯北方那条12英寸生产线已经跑了近10年,设备折旧估计已经提得差不多了,我敢打赌它现在正美滚滚地赚着钱。

这两桩交易看着不同,实则异曲同工——都是对12英寸成熟制程平台的整合。为啥都盯着12英寸?因为这玩意单位芯片成本低、性价比高,还是唯一能兼容先进制程的尺寸。全球巨头包括台积电、三星都在往这方向砸钱,上游供应商也都以12英寸为主要开发方向。

中芯国际2025年6月底的财报显示,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已达76%,这么重要的业务,当然想一统管理权。收购少数股东权益后,决策效率提高,业绩也能合并进来,还不用分钱给别人,赚大了。

看透点说,这波操作是国内半导体圈被迫"聚合"的开始。全球竞争这么激烈,资源不往强者集中怎么打仗?华虹和中芯通过收购扩大12英寸平台的规模效应,无非是想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站稳脚跟。

不过我有点疑问,这种整合虽然对内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内耗,但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咱们还差得远呢。别人搞先进制程早就跑出几条街了,咱们还在忙着整合内部资源,追赶的路确实漫长啊。

话说回来,至少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市场反应这么积极,钱投进去总比散着好。只是希望这不是表面上的资本运作,而是能真正提升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战略动作。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