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业界呼吁监管机构采取量子安全措施

robot
摘要生成中

2025年10月6日 01:44:58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对比特币、以太币等数兆美元数位资产构成严重威胁,业界相关人士正敦促监管机构迅速采取行动。

后量子金融基础设施框架(PQFIF)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以保护市场免受新兴量子风险的影响。该框架警告,若不及时采取行动,可能会动摇投资者信心、干扰交易秩序,并威胁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监管机构研究量子防护策略

PQFIF 是一项全面详尽的计划,旨在促使监管机构尽快采取措施,解决比特币、以太币和机构钱包安全系统依赖于旧有加密签名的问题。

报告指出,当与加密相关的量子计算机(CRQC)问世时,这些过时系统将面临重大风险,因为攻击者可能利用突发的安全漏洞。

该报告强调了「先收集,后解密」的潜在威胁。尽管目前无法破解,但安全专家警告,有心人士已在收集加密的金融资料。一旦量子计算机足够强大,所有储存的资料都可能被一次性解密。

分析师将这一时刻称为「解密日」,并预测可能比预期来得更早。有些专家认为最快可能在2028年出现,而其他人则认为风险可能延至2030年。

PQFIF 提出四阶段策略

PQFIF 的路线图分为四个关键阶段:

  1. 引入自动化工具,全面扫描金融基础设施,发现仍在使用但常被忽视的过时加密技术。

  2. 优先迁移最关键、最高价值的系统,如托管解决方案和机构钱包,较不敏感的系统则安排在后期阶段。

  3. 提供简化方法,允许传统演算法和抗量子演算法在过渡期间并行运作。

  4. 强调严格监管的必要性,包括审计、合规期限和透明报告,违规者将面临严厉处罚,以减少机构拖延。

框架建议分阶段转向量子安全系统

PQFIF 强调机构应及早开始迁移,并基于监管机构和业界已认可的标准建立流程。它参考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于2024年和2025年确立的标准,而非提供实验性或未经验证的方法。

路线图建议分阶段进行迁移,而非一次性大规模变更。首阶段应聚焦于机构钱包和托管系统,这些系统为银行、对冲基金和托管机构持有大量比特币、以太币等代币。

次阶段应处理银行间结算和主要支付流等高价值交易,因为这些领域的漏洞可能造成广泛混乱。

最后阶段则处理旧系统和资料档案,这些系统虽然使用频率较低,但仍保存着需要长期保密的敏感资讯。

加密货币业界已开始采取行动

加密货币行业已开始自行采取措施。比特币开发者提出了一项名为「后量子迁移和旧签名淘汰」的新提案。该提案计划废除现有的数位签名系统,强制使用抗量子替代方案。新规则实施后,用户将无法向旧有不安全的地址发送资金,而这些地址在数年后可能被完全冻结,意味着其中的资金将无法移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结果。投资加密货币具有高风险,请谨慎行事。

ETH-4.26%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