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8月新股市场表现趋缓?

2025年10月6日,港股新股市场在今年经历了一段蓬勃发展期后,近期呈现出降温迹象。随着港股大盘上涨及港交所(00388.HK)持续优化上市规则,许多国内外企业都青睐香港作为上市地点,其中不乏回归的海外上市中国企业。然而,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多家A股巨头如宁德时代(03750.HK)、恒瑞医药(01276.HK)等相继在港交所挂牌。

8月新股活动放缓

近两个月来,在美股财报季的背景下,科技巨头业绩表现超出预期,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这些龙头企业带动美股强势反弹,相较之下,港股表现略显逊色。根据统计,恒生指数近60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约为4.80%,而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同期涨幅分别达到10.27%和8.02%,连表现相对较弱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录得7.03%的涨幅。

这一市场环境或多或少影响了企业赴港上市的进程。数据显示,8月份港股新股上市数量仅有6家,低于7月的9家,更远不及5月和6月的10家和15家。IPO募资规模也大幅缩减至53.86亿港元,与5月至7月动辄数百亿港元的募资规模形成鲜明对比。

8月上市的新股包括从事钨矿开采的佳鑫国际资源(03858.HK)、专注于储能电池解决方案的双登股份(06960.HK)、半导体设备材料供应商天岳先进(02631.HK),以及两家按照18A章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银诺医药-B(02591.HK)和中慧生物-B(02627.HK),另有东阳光药(06887.HK)采用介绍形式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除东阳光药外,其他五只新股均表现不俗,上市首日股价全线上涨。其中,佳鑫国际和两只未盈利生物科技股表现尤为突出,首日涨幅超过100%。截至目前,这五只股票的现价仍保持在发售价之上。

未来展望与挑战

展望未来,越来越多A股企业表达了赴港上市的意愿。截至2025年8月29日,港交所上市申请总数达331家,远高于年初的200余家。其中,59家已成功上市,9家获批待上市,231家申请正在处理中,32家申请已过期、被拒、驳回或自行撤回。这预示着港股市场未来将迎来更多新股。

然而,9月新股市场开局似乎不太理想。家电供应商奥克斯电气(02580.HK)于9月2日上市,首日即下跌5.40%,目前股价较发售价折让近10%。

二级市场募资活跃

相较于新股市场的降温,上市后募资活动仍然活跃。8月份共有68家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总额达251.71亿港元,远超去年同期的12.87亿港元。其中,代价发行、配售和供股是主要募资方式。

规模最大的再融资案例包括华虹半导体(01347.HK)的176.72亿港元代价发行、康方生物(09926.HK)的35.22亿港元配售,以及晶泰科技(02228.HK)的26.53亿港元配售。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家公司的现价均高于发行价,反映市场对其前景持乐观态度。

进入9月,再融资活动持续活跃。短短三天内,已有6家公司公布再融资计划,包括越秀房产信托基金(00405.HK)和华检医疗(01931.HK)的代价发行,以及药明合联(02268.HK)、先声药业(02096.HK)等公司的配售计划。

综上所述,港股新股市场虽然在8月经历了短暂降温,但上市申请储备充足,未来仍有望恢复活力。同时,二级市场再融资活动的活跃度显示,上市公司对港股市场仍保持信心,并积极为未来发展筹措资金。港股市场能否重拾新股热度,将取决于大盘表现、国际资金流向以及企业融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