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firm刚刚公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成绩单,看起来简直亮瘆人!GMV、资金能力和0%年利率交易量都创新高。这家公司还特别骄傲地吹嘘95%的交易来自回头客,资金能力同比增长55%,还有他们的Affirm卡和Adapt AI正在迅猛发展。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BNPL(先买后付)市场的吃瓜群众,我不得不说,这些数字背后可能藏着些问题。## Adapt AI:数据驱动还是数字游戏?Affirm推出的这个所谓"人工智能驱动模块"确实给参与商家带来了平均5%的GMV提升。但说实话,这真的是AI的功劳,还是只是更精准的定价策略?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不是每个人都想要0%利率交易。许多人实际上更关心月现金流影响,他们对APR或总利息不那么敏感。"翻译一下就是:我们知道怎么把不同人群分类,然后给他们看不同的价格标签。这真的是革命性技术进步,还是只是打着AI旗号的旧式市场细分?## Affirm卡:增长真的那么漂亮吗?他们的Affirm卡交易量突破了12亿美元,附加率达到10%,持卡人过去12个月平均消费从之前的3500美元上升到了4700美元。表面上看确实不错,但与他们设定的每位持卡人年消费7500+美元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而且,当你仔细听管理层的发言,会发现一些值得怀疑的地方:"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即将到来。"这种卖关子的说法,真的能打消投资者对可持续增长模式的疑虑吗?## 信用质量:95%的重复用户真的是好事?管理层宣称95%的交易来自重复用户,似乎这表明了他们出色的客户忠诚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否意味着他们越来越依赖现有客户群体,获取新客户的能力在下降?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过度依赖现有借款人可能会带来风险集中的问题。尽管他们声称对每笔交易都进行严格审核,但毕竟他们的商业模式依赖于借贷量的持续增长。当学生贷款还款恢复,消费者面临更多财务压力时,那些现在看起来合格的借款人会不会突然变成风险?## 国际扩张:承诺很多,细节很少他们提到已经在英国与Shopify合作开展"亲友试点"项目,并计划扩展到更多欧洲市场。但关于国际业务何时以及能给公司带来多大贡献,他们几乎没提供任何具体数字。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这种模糊的国际战略是否真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尤其是当他们还提到2026财年第一季度结束前,一个"主要企业商家集成"将被淘汰,之后没有相关交易量。这个"主要商家"是谁?为什么要终止合作?这些问题值得深思。Affirm的增长数字令人印象深刻,但在经济周期转变、消费者信贷压力增加和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这种增长模式能否持续?最重要的是,它能否最终转化为真正的盈利能力?这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
吃瓜群众眼中的Affirm:巨大增长背后的隐忧
Affirm刚刚公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成绩单,看起来简直亮瘆人!GMV、资金能力和0%年利率交易量都创新高。这家公司还特别骄傲地吹嘘95%的交易来自回头客,资金能力同比增长55%,还有他们的Affirm卡和Adapt AI正在迅猛发展。
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BNPL(先买后付)市场的吃瓜群众,我不得不说,这些数字背后可能藏着些问题。
Adapt AI:数据驱动还是数字游戏?
Affirm推出的这个所谓"人工智能驱动模块"确实给参与商家带来了平均5%的GMV提升。但说实话,这真的是AI的功劳,还是只是更精准的定价策略?
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不是每个人都想要0%利率交易。许多人实际上更关心月现金流影响,他们对APR或总利息不那么敏感。"
翻译一下就是:我们知道怎么把不同人群分类,然后给他们看不同的价格标签。这真的是革命性技术进步,还是只是打着AI旗号的旧式市场细分?
Affirm卡:增长真的那么漂亮吗?
他们的Affirm卡交易量突破了12亿美元,附加率达到10%,持卡人过去12个月平均消费从之前的3500美元上升到了4700美元。表面上看确实不错,但与他们设定的每位持卡人年消费7500+美元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而且,当你仔细听管理层的发言,会发现一些值得怀疑的地方:"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即将到来。"这种卖关子的说法,真的能打消投资者对可持续增长模式的疑虑吗?
信用质量:95%的重复用户真的是好事?
管理层宣称95%的交易来自重复用户,似乎这表明了他们出色的客户忠诚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否意味着他们越来越依赖现有客户群体,获取新客户的能力在下降?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过度依赖现有借款人可能会带来风险集中的问题。
尽管他们声称对每笔交易都进行严格审核,但毕竟他们的商业模式依赖于借贷量的持续增长。当学生贷款还款恢复,消费者面临更多财务压力时,那些现在看起来合格的借款人会不会突然变成风险?
国际扩张:承诺很多,细节很少
他们提到已经在英国与Shopify合作开展"亲友试点"项目,并计划扩展到更多欧洲市场。但关于国际业务何时以及能给公司带来多大贡献,他们几乎没提供任何具体数字。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这种模糊的国际战略是否真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尤其是当他们还提到2026财年第一季度结束前,一个"主要企业商家集成"将被淘汰,之后没有相关交易量。这个"主要商家"是谁?为什么要终止合作?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Affirm的增长数字令人印象深刻,但在经济周期转变、消费者信贷压力增加和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这种增长模式能否持续?最重要的是,它能否最终转化为真正的盈利能力?这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