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到底是什么?一篇让你看懂选股关键指标

说起ROE,我得承认,这可能是我选股时最常用的指标之一。每次看到一家公司的ROE高达20%以上,我都忍不住多看几眼,心想这家伙到底有什么赚钱魔力?

ROE的真面目

ROE全称「股东权益报酬率」,简单说就是公司赚的钱跟股东投入的资本比起来有多少回报。我喜欢这样理解:这是在告诉我,公司拿了股东的每100块钱,一年能变出多少钱来。

公司赚钱能力强不强,看ROE就对了!计算方法很直接:税后净利÷净资产。比方说,某公司净资产1000元,今年赚了200元,ROE就是20%,相当不错了。

有趣的是,资产其实包含两部分:一是股东投入的钱,二是公司借来的钱。适当借钱做生意,ROE反而会提高,这就是财务杠杆的威力。不过杠杆太高也有风险,这点我后面会说。

ROE vs ROA vs ROI:差在哪?

很多投资人搞不清这几个指标的区别,我来简单讲:

  • ROE:看公司用股东的钱赚钱效率
  • ROA(总资产回报率):看公司用所有资产(包括借来的钱)赚钱效率,计算方式是净收入÷总资产
  • ROI(投资回报率):看某项投资活动的回报,计算为年利润÷投资总额×100%

ROA通常比ROE低,因为资产基数更大。而ROI主要是评估特定投资项目,而非整个公司的表现。

靠ROE选股?没那么简单!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只能用一个指标选股,我选ROE。那些能常年保持20%以上ROE的公司都是好公司。」

但别想当然认为ROE越高越好!这点很多人没搞清楚。如果分解一下公式:ROE=PB÷PE(市净率÷市盈率)。

市场普遍认为PE在20-30倍是合理区间。假设PE不变,要让ROE飙高,只能靠提高PB,而PB过高又意味着泡沫。历史数据显示,能长期保持15%ROE的公司都相当稀少,更别说50%这种离谱数字了。

更重要的是,ROE太高往往难以持续。一个行业ROE高了,就会吸引大量资本涌入,加剧竞争,那些没有真正护城河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我的ROE选股心法

经过多年踩坑,我认为ROE选股最好参考这些标准:

  1. ROE最好在15%-25%之间,既不太低也不过高
  2. 至少看5年数据,确认是否有稳定上升趋势
  3. 结合行业特性判断,有些行业天然ROE就低
  4. 警惕突然暴涨的ROE,可能是一次性事件或财务操作

实用查询工具

想知道某家公司的ROE,可以用Google Finance、Yahoo Finance或各大券商网站。我个人喜欢用moomoo(富途)的股票筛选功能,或是台股可以用wantgoo的排名系统。

看到那些ROE排名最高的公司,别急着扑上去,先分析其持续性和真实性。有时ROE高得离谱的公司可能是因为特殊因素或财务杠杆过高。

记住,选股不能只看一个指标。ROE只是帮你筛掉那些长期效益不佳的公司,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全面考量。投资是场长跑,不是冲刺,找到能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才是王道!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