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常听但不太懂。很多人只知道这些对冲基金经理人手握大笔资金,能左右市场走向。有些人甚至把对冲和私募混在一起了。
其实,对冲基本上是通过资产『相关系数』配对来套利的交易方式。这种做法帮投资者降低不利市场波动的影响,把风险压到最低。
对冲 (HEDGE) 不只能降风险,还能增收益!
最早是投资人担心未来外汇或商品价格波动造成损失。他们想提早锁定价格。就这么简单。
可用在股票、外汇、期货、加密货币上。外汇市场最常见。
1990年,各国经济蓬勃但外汇准备不足。美国猛升息,日本泡沫爆了,各国货币面对国际秃鹰的攻击。索罗斯1992年狙击英镑,一炮而红。后来他带领对冲基金攻击各国货币,1998年引发亚洲金融风暴。对冲这词从此声名大噪。
对冲本质像买保险。不同市场有不同用法。股票市场用期货或期权。外汇市场更多样。
航空业和海运业靠买原油期权锁定成本。油价大涨时,期权赚的钱能抵消成本增加。
但油价大跌呢?期权保证金可能亏损。
所以对冲策略降低风险,但也限制了获利空间。
基金经理等新资金到帐,怕这几天价格乱动,就先买些股指期权。
股价上涨?卖期权获利,再用新资金买股票。虽然股票涨价了,但期权赚的钱能抵消部分成本。
股价下跌?期权亏损,但新资金能买到预定股数。虽然没能趁便宜多买点,但还是避开了风险。
长期投资人也能这么做,特别是不想卖股票但担心价格波动的情况。关键是先了解工具和风险。
看来对冲主要目的是降风险,不是赚钱。外汇市场常在这三种情况用对冲:
不确定事件:担心新闻或事件导致价格大幅波动,对冲作为临时保护。
市场恶化:条件变差但还抱有希望时,用对冲保护投资组合。
已经亏损的订单:透过反向交易抵消部分亏损。
优点:
缺点:
外汇市场对冲更普遍,策略也更多样。
就是双向交易。同时买入卖出,抵消市场波动影响。
比如台商从日本买货卖给美国。收到1千万美金,相当于12亿日币,半年后要付10亿日币。赚2亿日币。
但如果日币升值呢?需要更多美元才能换到日币。提早换汇又会降低资金效率。所以可以收款时做多美元/日币。
日币涨了,对冲获利能抵消换汇亏损。日币跌了,换汇获利能抵消保证金亏损。
比直接换全部10亿日圆,这样做资金需求更少,效率更高。
有人想透过换汇赚利差,再用汇率对冲锁定风险。但对冲成本太高,可能得不偿失。用前最好先算清楚。
这种策略利用利率、汇率、股票和期货市场间的关联,设置对冲头寸确保利润。牵涉货币政策、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绪。有点复杂。
现在对冲基金一般用混合策略,比如长/短股票策略、全球宏观策略等。长/短股票就是做多看好的,做空看坏的。全球宏观则基于利率、通胀和全球事件。似乎2025年,量化方法和风险管理会变得更重要。
最著名的例子是亚洲金融风暴。索罗斯看准各国外汇不足,开始狙击。当时各国货币都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但一些国家外汇存底撑不住了。
1990~1995年泰国GDP平均9.1%,开放资本管制,外债达1千多亿美金。索罗斯借了大量泰铢换成美元(约25:1),同时放空泰股,引发外资撤离。
泰国政府用外汇储备买泰铢稳定汇率,但还是失败了。1997年7月放弃固定汇率,泰铢暴跌到1998年1月时1美元兑56泰铢。索罗斯只需用部分美元还泰铢,剩余就是利润。
他接着攻击了菲律宾、新加坡、韩国等外债高但外汇不足的国家。但在香港栽了跟头,低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亚洲金融风暴才告终结。
对冲能限制风险,操作不当却可能灾难性后果。记住:
对冲有成本。买卖都要手续费。值不值得?先想想。
退出需要平掉一个头寸。选对时机很关键。得确定价格走向,否则之前的保护白费了。
通常老手才用对冲策略。他们懂市场。新手慎用。没经验的话,可能比不用对冲付出更多。
对冲主要是避险,不是赚钱。虽然有人靠汇率对冲发大财,但风险高,难预测。
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后,各国应对能力增强,外汇存底更充足。这类操作现在也延伸到加密货币圈了!
对冲基金结构上,现在多采用有限合伙制,基金经理负责投资决策。好像2025年,多策略和主从结构会更普遍,能更有效管理不同地区投资者的资金。
建议投资朋友对冲交易以避险为主。想套利的话,要算清楚成本,别忙了半天赔了夫人又折兵。
10万 热度
1.4万 热度
7673 热度
17.1万 热度
72 热度
对冲交易是什么?外汇对冲交易策略
对冲,常听但不太懂。很多人只知道这些对冲基金经理人手握大笔资金,能左右市场走向。有些人甚至把对冲和私募混在一起了。
其实,对冲基本上是通过资产『相关系数』配对来套利的交易方式。这种做法帮投资者降低不利市场波动的影响,把风险压到最低。
对冲交易是什么?
对冲 (HEDGE) 不只能降风险,还能增收益!
最早是投资人担心未来外汇或商品价格波动造成损失。他们想提早锁定价格。就这么简单。
可用在股票、外汇、期货、加密货币上。外汇市场最常见。
1990年,各国经济蓬勃但外汇准备不足。美国猛升息,日本泡沫爆了,各国货币面对国际秃鹰的攻击。索罗斯1992年狙击英镑,一炮而红。后来他带领对冲基金攻击各国货币,1998年引发亚洲金融风暴。对冲这词从此声名大噪。
对冲交易实例说明
对冲本质像买保险。不同市场有不同用法。股票市场用期货或期权。外汇市场更多样。
对冲原油价格波动风险:原油期权
航空业和海运业靠买原油期权锁定成本。油价大涨时,期权赚的钱能抵消成本增加。
但油价大跌呢?期权保证金可能亏损。
所以对冲策略降低风险,但也限制了获利空间。
对冲股价波动风险 - 股指期权
基金经理等新资金到帐,怕这几天价格乱动,就先买些股指期权。
股价上涨?卖期权获利,再用新资金买股票。虽然股票涨价了,但期权赚的钱能抵消部分成本。
股价下跌?期权亏损,但新资金能买到预定股数。虽然没能趁便宜多买点,但还是避开了风险。
长期投资人也能这么做,特别是不想卖股票但担心价格波动的情况。关键是先了解工具和风险。
将对冲应用于外汇市场
看来对冲主要目的是降风险,不是赚钱。外汇市场常在这三种情况用对冲:
不确定事件:担心新闻或事件导致价格大幅波动,对冲作为临时保护。
市场恶化:条件变差但还抱有希望时,用对冲保护投资组合。
已经亏损的订单:透过反向交易抵消部分亏损。
外汇交易对冲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外汇对冲常见的策略
外汇市场对冲更普遍,策略也更多样。
直接汇率对冲策略
就是双向交易。同时买入卖出,抵消市场波动影响。
比如台商从日本买货卖给美国。收到1千万美金,相当于12亿日币,半年后要付10亿日币。赚2亿日币。
但如果日币升值呢?需要更多美元才能换到日币。提早换汇又会降低资金效率。所以可以收款时做多美元/日币。
日币涨了,对冲获利能抵消换汇亏损。日币跌了,换汇获利能抵消保证金亏损。
比直接换全部10亿日圆,这样做资金需求更少,效率更高。
有人想透过换汇赚利差,再用汇率对冲锁定风险。但对冲成本太高,可能得不偿失。用前最好先算清楚。
套利投资交易与对冲基金操作手法
这种策略利用利率、汇率、股票和期货市场间的关联,设置对冲头寸确保利润。牵涉货币政策、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绪。有点复杂。
现在对冲基金一般用混合策略,比如长/短股票策略、全球宏观策略等。长/短股票就是做多看好的,做空看坏的。全球宏观则基于利率、通胀和全球事件。似乎2025年,量化方法和风险管理会变得更重要。
最著名的例子是亚洲金融风暴。索罗斯看准各国外汇不足,开始狙击。当时各国货币都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但一些国家外汇存底撑不住了。
1990~1995年泰国GDP平均9.1%,开放资本管制,外债达1千多亿美金。索罗斯借了大量泰铢换成美元(约25:1),同时放空泰股,引发外资撤离。
泰国政府用外汇储备买泰铢稳定汇率,但还是失败了。1997年7月放弃固定汇率,泰铢暴跌到1998年1月时1美元兑56泰铢。索罗斯只需用部分美元还泰铢,剩余就是利润。
他接着攻击了菲律宾、新加坡、韩国等外债高但外汇不足的国家。但在香港栽了跟头,低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亚洲金融风暴才告终结。
使用对冲策略时的注意事项
对冲能限制风险,操作不当却可能灾难性后果。记住:
交易成本
对冲有成本。买卖都要手续费。值不值得?先想想。
以正确的方式退出对冲
退出需要平掉一个头寸。选对时机很关键。得确定价格走向,否则之前的保护白费了。
交易经验极其重要
通常老手才用对冲策略。他们懂市场。新手慎用。没经验的话,可能比不用对冲付出更多。
结论
对冲主要是避险,不是赚钱。虽然有人靠汇率对冲发大财,但风险高,难预测。
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后,各国应对能力增强,外汇存底更充足。这类操作现在也延伸到加密货币圈了!
对冲基金结构上,现在多采用有限合伙制,基金经理负责投资决策。好像2025年,多策略和主从结构会更普遍,能更有效管理不同地区投资者的资金。
建议投资朋友对冲交易以避险为主。想套利的话,要算清楚成本,别忙了半天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