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hood推出代币化股票交易 与Arbitrum合作开发专属Layer2

Robinhood正式推出代币化股票交易,并与Arbitrum合作开发专属Layer2区块链

近日,Robinhood正式宣布推出代币化股票交易服务,涵盖200多只美股及ETF,并基于Arbitrum技术开发专属的实物资产(RWA)Layer2区块链。这一举措标志着Robinhood正式进军加密市场,展现出其在这一领域的雄心。

从MEME股到链上股:Robinhood联手Arbitrum杀入代币化股票,自建L2区块链豪赌RWA

在法国戛纳举行的发布会上,Robinhood宣布将向欧盟用户提供股票代币化交易服务。目前已支持200余只美股资产实现链上24小时、每周5天流通交易,包括一些知名私营公司的代币。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可交易资产种类扩展至数千种。

为吸引用户,Robinhood EU正在向符合条件的欧盟用户免费赠送首批私人公司股票代币,活动截止日期为7月7日。该产品仅收取0.1%的外汇转换费,旨在降低欧洲投资者进入美国市场的高额中介成本。

除了代币化股票交易,Robinhood还宣布了一系列加密资产相关功能。欧洲用户将可以交易支持最高3倍杠杆的加密永续合约,美国用户则可在合规区域质押ETH与SOL。此外,该公司还将推出支持加密返现的信用卡、个性化AI助手Robinhood Cortex、对加密存款提供临时1%奖励,并引入"税务批次"功能,帮助用户在出售加密资产时实现更优的税务策略。

Robinhood Crypto总经理Johann Kerbrat表示,公司正在基于Arbitrum开发一条专为RWA设计的自有Layer2区块链,暂定名为Robinhood Chain。这条新链的设计始于数年前,围绕RWA进行架构,旨在打破传统金融的"围墙花园",实现更开放透明的资产交易体验。

事实上,Robinhood进军代币化股票市场的计划已有一段时间。今年5月,有消息称该公司正在积极开发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平台,允许欧洲散户投资者交易美国代币化股票。为推进这项业务,Robinhood已在今年4月获得立陶宛经纪牌照,获得在欧盟范围内提供投资服务的资格。同时,该公司以2亿美元收购了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Bitstamp,进一步巩固其欧洲市场的技术与合规基础。

随着越来越多的加密机构将证券代币化作为战略扩张的重要一环,这一市场的竞争正在日益加剧。例如,一些知名交易平台已允许非美国客户以代币形式交易股票,在欧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推出代币化美股。

从MEME股到链上股:Robinhood联手Arbitrum杀入代币化股票,自建L2区块链豪赌RWA

对于深受合规和清算体系限制的传统券商而言,证券代币化以其低门槛、灵活性及可组合的特点,正在逐步撬动传统格局。作为散户证券交易起家的Robinhood,近年来面临传统业务的增长压力,其股票交易的零佣金模式已难以维持竞争优势。为此,公司开启了多元化的加密业务布局,并取得不错成效。今年第一季度,Robinhood总营收同比增长50%,其中加密业务收入同比翻番至2.52亿美元。

Robinhood首席执行官Vlad Tenev一直公开支持证券代币化。他认为,加密技术提供了一套更公平、更灵活、更符合21世纪需求的金融体系,将开启自股票交易从交易大厅走向电子化以来最具包容性的一场投资革命。这项技术可以灵活地将所有权进行拆分与分发,使其像股票一样可自由交易,只需对现有的公司股权法律文件做少量修改。

然而,Tenev也承认,当前美国的私营公司股权受到监管,但尚未就如何在加密平台上合法发行并交易代币化证券给出明确指引。相比之下,欧盟、香港、新加坡和阿布扎比等地,已经陆续建立起支持证券型代币发行(STO)与数字交易所的完整监管框架。

为此,Robinhood在今年5月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交了一份长达42页的政策提案,其中包括一份关于资产代币化的评论信,呼吁建立全球首个针对RWA代币化的联邦监管框架。该公司还透露将基于某些区块链平台打造RWA交易平台Robinhood RWA Exchange。

从MEME股到链上股:Robinhood联手Arbitrum杀入代币化股票,自建L2区块链豪赌RWA

随着Robinhood正式进军代币化股票市场,这一领域的竞争无疑将更加激烈。然而,监管的不确定性仍然是这一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未来,如何在创新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将是Robinhood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ARB-3.8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