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DO 百问百答 精华版(共识机制篇)  

共识机制

问21:SCDO 使用了什么样的共识机制?

答:SCDO 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称为 ZPoW(Zero Proof-of-Work)。本质上,ZPoW 属于 PoW 范畴,但针对传统 PoW 存在的问题(如算力垄断和能源浪费)进行了优化设计。SCDO 网络中所有节点通过哈希计算参与出块竞争,成功者获得新区块的记账权和区块奖励。原则上这仍是“算力说了算”,但 SCDO 对 PoW 算法细节做了创新,使矿工间竞争更加公平、高效,且更环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SCDO 主网并未采用 PoS(权益证明)或 DPoS(委托权益证明)等机制,而是坚持 PoW 路线,并通过 ZPoW 大幅增强了 PoW 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问22:ZPoW 共识算法有哪些特点?

答:ZPoW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 PoW 算法,主要特点包括:

  • 强调科学计算:ZPoW 引入了一些需要连续计算且难以并行化的问题(如复杂矩阵计算)作为挖矿谜题。这使得 GPU 无法像处理简单哈希那样线性提升挖矿效率,从而降低了专业算力机相对于普通电脑的优势。
  • 多目标混合算法:ZPoW 设计了一个混合多算法的算力参与者框架,算力参与者可选择不同计算任务。网络会根据各算法参与算力参与者的多少动态调整其难度。如果某一算法因为过多算力参与者采用导致出块过多,网络就提高其难度、降低其产出概率,鼓励矿工转向其他算法,均衡各算法的出块机会。
  • CPU 友好:通过上述机制,ZPoW 显著缩小了 GPU/ASIC 专用设备相对于 CPU 的优势,意味着使用普通电脑CPU也有机会参与竞争。这降低了挖矿门槛,使网络更加包容。
  • 更高的安全裕度:由于在 ZPoW 下攻击者必须在多个计算目标上同时占据主导地位才能持续出块,实际发动 51% 攻击的难度比传统 PoW 高出数倍。总体而言,ZPoW 继承了 PoW 的高安全性和抗审查特性,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了公平性和安全裕度,是 SCDO 网络稳定运行的基石。

问23:ZPoW 与比特币等传统 PoW 有何不同? 答:相较于比特币使用的 SHA-256 工作量证明,ZPoW 在算法形式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算法复杂度:比特币 PoW 追求简单的哈希碰撞,易被 ASIC 算力机器加速;而 ZPoW 采用更复杂的计算(如随机矩阵行列式计算等),难以开发专用 ASIC 矿机。
  2. 硬件友好性:传统 PoW 高度依赖高性能硬件,普通用户用CPU几乎无法获得竞争力;ZPoW 则尽量减少并行化带来的优势,使普通硬件也能参与算力参与者。
  3. 多算法混合:比特币仅采用单一算法,算力集中风险高;ZPoW 同时引入多种计算任务并动态平衡各自出块率,避免单一算法被垄断利用。
  4. 出块机制差异:ZPoW 通过更快的出块频率和并行分片,提高整体吞吐量;同时,由于多算法并行,算力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硬件选择最优算法,整个网络的算力利用更充分。

综上,ZPoW 保留了比特币 PoW 模型的安全可靠性,又通过多重改进增强了公平和效率。

问24:SCDO 为何选择 PoW 而非 PoS 等其他共识机制? 答:尽管近年 PoS 在许多新链中流行,SCDO 仍坚持 PoW 路线,主要有以下考虑:

  • 安全可靠:PoW 在比特币等网络上经过十余年验证,被认为是迄今最安全可靠的公链共识机制,能有效抵御女巫攻击和篡改历史记录。SCDO 团队崇尚中本聪的公平理念,希望延续“工作量证明=投入实际资源”的安全模型。
  • 去中心化:从去中心化角度看,PoW 模式下节点无需信任身份,全球矿工只凭算力竞争,更容易达到开放共识;而 PoS 则容易因权益集中而削弱去中心化,可能出现“币多为王”的状况。
  • 改良提升:SCDO 通过 ZPoW 已优化了 PoW 在资源消耗和效率方面的不足,使其缺点大大降低。因此团队有理由相信,坚持 PoW 并结合技术创新,能够在安全和去中心化上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同时逐步弥补 PoW 的性能短板。综合而言,SCDO 认为改良后的 PoW 是实现项目愿景的最佳选择。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Keyzovip
· 04-05 19:02
认真观察🔍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